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前言
可谁能想到,2025年的这个春天,这艘巨轮却遭遇了最凶猛的风暴。
一边是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带来的降维打击,另一边是美国政府的政策重拳。
3月初其股价下跌近9%,而市值也蒸发了2650亿美元,高达上万亿人民币。
那么,英伟达为何会变成这样,DeepSeek和美国分别带给其怎样的冲击?
从巅峰跌落:英伟达的骄傲代价
2025年的科技圈,上演着一场令人唏嘘的大戏。
还记得去年底,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越南街头悠闲地吃着烧烤,当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几个月后,英伟达就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AI芯片巨头,2025年以来已经历了三次重大股价跌幅。
1月18日,一家名为DeepSeek的中国AI初创公司横空出世,其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方案直接撼动了英伟达的算力垄断地位,导致英伟达股价暴跌17%。
紧接着2月28日,因财报显示增速放缓且毛利率不及预期,股价再度重挫8.48%。
此时英伟达的市值已经跌破了3万亿美元,来到了2.93万亿美元,同时也蒸发了1.98万亿人民币。
而最新一轮暴跌发生在3月4日,股价大跌9%,市值一天之内蒸发2650亿美元。
可以说从年初至今,英伟达股价累计下跌34.48%,市值缩水近万亿美元。
而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市场对其未来增长预期的断崖式下跌。
那么,英伟达市值暴跌的背后,美国和DeepSeek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美国的“推波助澜”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消息,将在3月4日生效,而这就给本就脆弱的市场信心当头一棒。
市场分析师特别关注了美国贸易政策对芯片巨头的潜在影响,作为回应公司高层坦承目前形势尚不明朗,需要等待美国政府进一步明确政策细节后才能制定具体应对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GPU领军企业的供应链布局相当广泛,其生产基地遍布多个地区。
特别是在北美地区,墨西哥和美国都承担着重要的生产任务,负责制造高精密部件和整机系统。
然而这种分散化的生产布局可能会受到新贸易政策的冲击,特朗普政府即将实施的25%关税政策,将直接影响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
这可能会显著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并对其供应链策略带来挑战。
与此同时美国2月制造业PMI从1月的50.9降至50.3,几乎停滞不前,更是给市场添了一把火。
可以说这种政策可能引发滞胀,让经济陷入增长停滞与通胀并存的困境。
更糟糕的是,美国最近在新加坡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调查,严查英伟达芯片的倒卖行为。
这意味着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市场的芯片将被严格管控,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市场空间。
对英伟达来说,这些外部打击还不是最致命的。
DeepSeek带来的影响
真正的挑战来自DeepSeek带来的技术革新。
这家中国公司通过创新的负载均衡技术,将单张H800的吞吐量提升到惊人水平,相当于将算力需求缩减到原来的4%。
这家公司展示的数据令市场震惊,日营收409万,成本利润率达到545%。
这种极致的技术优化是怎么做到的?
这种方案不仅大幅提升了算力效率,还将成本降到了惊人的低位。
要知道黄仁勋在财报会上还在标榜他们最先进的计算卡能跑3800token/s。
结果DeepSeek一个实验就把单张H800的吞吐量提升到了几万token,直接把算力需求砍掉了95%以上。
这种技术突破的意义,就好比特斯拉突然发明了一种电池,让电动车续航提升20倍,还把成本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更让英伟达头疼的是,这种优化方案不仅适用于现有的H800,在其新一代Blackwell芯片上效果可能更好。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最新的供应链调查更是雪上加霜,显示英伟达的客户已经下调了2025年CoWos订单预期。
产能预期也随之下调了约4到4.5万晶圆,这些数据无不在警示:曾经被市场追捧的AI芯片龙头,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对这种局面,国内企业开始加速寻找替代方案,按照DeepSeek公布的数据,用国产芯片完全可以将硬件成本和推理成本降到现有水平的十分之一以内。
在性能已经足够的情况下,这种性价比优势必然会推动市场选择发生改变。
当年英伟达靠着先发优势,用技术创新颠覆了传统GPU市场。
如今他们却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或许就是创新者的困境,昨天的颠覆者,可能成为明天被颠覆的对象。
但这种变革对整个AI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
来源:金融界2025-03-04——因关税担忧,英伟达股价下跌 9%
封面新闻2025-03-04——大跌近9% 英伟达重回跌势 市值蒸发超2600亿美元丨封面财经
DeepSeek最高日赚346万元?官方回应湖南日报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