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为何总是演习,迟迟不进攻台湾?看看金门岛战役就知道了!

孔甲丙今说史 2025-04-19 10:14:41

1949年10月,金门岛炮声轰隆,解放军跟国民党打得昏天黑地,结果却铩羽而归。这场失利让人忍不住想:大陆兵强马壮,为啥老是演习,却不直接打台湾?答案啊,可能就埋在那段历史里头。

说到金门战役,就得提叶飞,这位指挥官可不是一般人。1914年5月7日,叶飞生在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一个叫地亚望的小镇,原名叫叶启亨,菲律宾名字是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他爹叶荪卫是福建南安人,1900年跑南洋讨生活,娶了菲律宾本地女人弗朗西斯卡·麦尔卡托,还入了天主教,生下叶飞时也给他洗了礼。这中菲混血的出身,让叶飞小时候就见识了不少世面。

1918年,5岁的叶飞跟着爹和大哥回了福建南安。1926年,他进了厦门中山中学,后来转到省立第十三中学,就是现在的厦门一中。在学校里,他读了《新青年》这类进步书刊,脑子里开始冒出共产主义的火花。1928年5月,14岁的他加入共青团,年底干脆辍学,干起了秘密革命工作。

1929年,叶飞当上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长,还代理过书记,管全省团务,顺带兼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他组织工人罢工,反帝反封建,忙得不亦乐乎,结果暴露了身份,被抓进监狱。在牢里,他硬气得很,死不低头。

1932年3月,他正式入党,成了职业革命家。1933年,他被派到闽东搞根据地,跟游击队混一块儿,带着农民闹革命。1934年3月,福建省委被破坏,跟中央断了线,叶飞临危受命,重建闽东特委,还拉起了一支红军闽东独立师,自己当师长兼政委。

抗战来了,1937年,闽东红军改编成新四军,叶飞当了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1939年5月,他带江南抗日义勇军偷袭沪宁铁路浒墅关车站和上海虹桥机场,烧了4架日军飞机,士气大振。7月,他当上新四军挺进纵队政委兼副司令员,带队渡江北上,帮着建苏北根据地。1940年7月,他指挥黄桥战役,打垮了国民党独立第六旅和第八十九军,站稳了苏北脚跟。

1941年皖南事变后,叶飞在新四军第一师干了好几个职位,带着队伍反扫荡、反清乡。1944年3月,他指挥车桥战役,干掉日伪军近千人,把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片。1945年,他升第一师师长,还管苏中军区和苏浙军区,打了天目山反击战,保住根据地。

解放战争一开打,叶飞先在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带兵,收复泰安、大汶口,参加胶济路反击战和苏北、鲁南战役。1947年2月起,他当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后来又管第一兵团,参加了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这些大战。1949年2月,他当上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带队渡江,解放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然后南下福建,打了福州、漳厦战役,拿下福建大部。

1958年,他指挥炮击金门,给台湾当局施压。1975年,他当交通部长,1979年管海军政治,1980到1982年当海军司令员。1983年,他跑去华侨大学当校长,一干就是好几年。1999年4月18日,叶飞在北京去世,85岁。

1949年10月24日晚,叶飞带着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八军三个团,合计9086人,杀向金门岛。金门就在厦门东边10公里,卡在台湾海峡的咽喉上,位置太重要了。国民党在那儿驻了4万兵,修了坚固工事,还配了坦克和大炮,防得跟铁桶似的。

解放军计划用300多艘渔船运兵,晚上从莲河、澳头出发,趁夜色过海。风大浪急,好多兵晕船晕得七荤八素,但都攥紧枪不松手。25日凌晨,先头部队上了垄口、古宁头一带的滩头,刚落地就踩响地雷,炸得乱七八糟。国民党守军反应快,机枪大炮一顿扫,登陆的兵倒了一片。

244团拼命往前冲,想抢滩头,可国民党靠地形优势,用坦克重炮压得解放军抬不起头。M5A1坦克轰隆隆开过来,炮弹炸得渔船稀巴烂,解放军没啥反坦克家伙,只能躲在沙丘石头后面硬扛。古宁头村有小队兵守了好几小时,打到子弹没了,硬气得不行。

关键问题出在后头。解放军没大船,后面4个团1.2万人过不来。国民党海空军把海面一封锁,炸断补给线,登岛的兵没弹药没吃的,撑不住了。10月26日,胡琏带援军赶到,国民党兵力占了上风。27日早上,打了56小时,登岛部队基本没了,大部分牺牲,少数被俘,这仗算是栽了。

为啥输得这么惨?问题不少。渡海作战难度想得太简单,船不够,后勤没跟上。解放军没海空力量,补给增援全靠不上,国民党海空军随便欺负。

以为国民党没多少兵,工事也不咋地,结果完全算错了。登陆部队跟后方联系不上,行动稀里糊涂。没算好潮水,船搁浅,登陆也晚了。

这场败仗让解放军好好反思了一把。历史学家徐焰说,金门战役暴露了渡海作战的短板,逼着解放军重视海军,后来1950年打海南岛就吸取教训,赢了。金门这事儿还让人看清了武力打台湾的风险:海峡天险、国民党工事加上美国可能插手,代价太大。所以大陆后来改了路子,围着台湾搞演习,既吓唬“台独”,又留着和平统一的口子。

现在台海老演习,其实就是金门教训的延续。既练兵,又亮肌肉,还不真打,多聪明多稳妥的招儿啊。

金门战役输了,解放军没急着再打台湾。1950年抗美援朝一开战,第三野战军主力调北边,东南沿海歇了歇。金门这教训逼着解放军赶紧建海军空军,1950年拿下海南岛就证明这路子对了。

1950年代,大陆跟台湾在金门、马祖这些地方碰了好几回,比如1954年和1958年的台海危机,都是炮战空战,没真上手。这种克制跟金门脱不了干系。解放军定了“全面巩固,积极进取”的海防调子,慢慢磨台湾的斗志。

叶飞呢,金门失利没把他怎么样。1953年,他当福建省省长,搞经济建设,日子过得好了不少。1956年,他当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带着大家搞社会主义。1958年,他指挥炮击金门,用炮弹给台湾当局上上课。

1975年,叶飞跑去当交通部长,弄了个贷款买船的计划,中国船队吨位翻倍。1979年,他管海军政治,1980到1982年当海军司令员,把海军现代化推了一大步。1983年,他去华侨大学当校长,1988年还当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9年4月18日,他在北京走了,85岁。

叶飞的菲律宾根儿也挺有意思。1989年,他回菲律宾一趟,当地政府待他跟贵宾似的,奎松省还建了“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学校”。他儿女也在政府和学校里干得不错,算继承了老爹的能耐。

金门战役的教训,直接定了大陆对台政策的调子。现在的台海演习,既秀实力,又压分裂,还给和平统一留时间。统一这事儿,慢是慢了点,但方向没偏。叶飞这辈子,从菲律宾小子到开国上将,够传奇,也够硬核。

金门战役的烟早散了,可教训还响着。国家统一这路上,中国选了和平为主,演习压阵,挺有脑子的。叶飞这老将的一生,算是那段奋斗的缩影。历史得记着,和平得珍惜,两岸早点一家亲多好。你们咋看金门战役和两岸未来?留言聊聊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