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榜首易主,小鹏翻身实现“小赢”

禾颜阅车 2025-02-17 09:48:19

【导语:造车新势力上个月的销量数据陆续公布,其中小鹏汽车成为最大赢家,1月共交付新车30350台,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销量险胜理想,重回造车新势力榜交付量冠军,连续第三个月稳居“3万+”交付高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称,“实现了小赢”。】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理想汽车的销冠宝座还没有坐够,便被急匆匆地挤下来。今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热闹非凡,对于小鹏而言,这幸福来得实属不易,从最初备受青睐的新能源车企黑马,再到被众人唱衰的二梯队品牌,小鹏在经历两年半的起起伏伏之后,重回新势力单月销量的榜首。一款性能全面优化的小鹏P7+,一款走量不加价的小鹏MONA M03,两款车型覆盖中低端与高端市场,形成强力链条,共同助力小鹏汽车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两辆爆款为小鹏助力

小鹏汽车曾依靠小鹏P7单一爆款车型杀出重围,成为造车新势力之中的新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但后期产品策略失误导致小鹏陷入极大危机,曾经推出的高端产品小鹏G9不仅没有完成小鹏汽车高端化转型的梦想,反而口碑一度下滑,高研发投入和无法交付导致资金回笼缓慢,小鹏从2022年下半年进入低谷期,始终被外界唱衰。

痛定思痛后的小鹏汽车进行了组织架构大变革,解决了产能不足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产品定位更加精准。小鹏MONA M03的出现强力扭转了局面,11.98万的起售价格,搭载XNGP 4.0智驾系统,直接将高阶智驾下沉到15万级别车型上,事实证明小鹏的策略十分成功,这款“高性价比”纯电智能车一经上市便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上市52分钟订单破万,同时小鹏汽车产能并没有拉跨,15天交付了1万辆车,高智驾低价格,且能够快速交付,对于想要尝试电车的年轻人而言,小鹏MONA M03才是年轻消费者的人生“第一辆车”。

好事成双,小鹏P7+上市则为小鹏汽车守住了20万级别领域的阵地,小鹏P7+的策略与小鹏MONA M03相似,同样是以高阶智驾降维打击同价位竞品,高端选配变为标配,主打一个量大管饱,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四座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等一系列豪华高端车型上才有的配置也下探到20万级市场,再一次冲击了理想汽车经典的“冰箱沙发大彩电”。两款爆款车型的成功绝非偶然,一方面是小鹏汽车对于自身产品定位的精细化和产业链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则是从原来与同行竞争参数转为场景体验,更加注重用户实际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利用用户画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小鹏能否在智能化深水区走得更远

小鹏汽车两款车型的成功均和智能驾驶离不开关系,大多数年轻消费者选择小鹏的原因在于智能驾驶系统自研的水平较高,小鹏汽车之所以能够提高产品毛利率,主要是因为长期坚持软件和硬件的全栈自研策略使得整车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小鹏汽车之前的激光雷达方案已经较为成熟,但仍然重点投入纯视觉智驾技术,不断压缩智驾成本,让小鹏汽车感到迫切的是,随着国内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深水区,谁都不能确保能够凭借低价智驾系统就实现“一招鲜吃遍天”。

目前,新能源智能车的价格在不断下探,前不久,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系统,更是将智能驾驶车型的价格下探到10万以下,这也彻底揭开了这一行业关键技术的秘密,当小鹏MONA M03依靠成本更低的纯视觉方案实现高阶智驾的同时,价格上直接对标的比亚迪秦L DM-i则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组成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用户眼中,激光雷达方案的成熟度与安全性自然要比纯视觉方案更高,小鹏汽车的智驾技术优势被比亚迪这样的大厂瓦解。

在拼技术研发投入上,小鹏汽车与比亚迪、华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小鹏汽车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达到95亿元,但15.3%的毛利率能否支持下去悬念较大。也难怪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公开表示“我们今天只是小赢小赢,总比死好,但也不够。”这句话透露出何小鹏对于未来公司走向的担忧。

不过,小鹏汽车也有自己的破局之径,随着“AI+汽车”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小鹏汽车正在逐步构建从智能驾驶、能源网络到立体出行的全场景生态,计划成为一家“AI汽车公司”。

点评

小鹏汽车能够走出低谷,与其对技术的坚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随着当前竞争不断加剧,小鹏汽车仅依靠两款爆款车型是无法保持长久竞争力的,但如果能够从一家新能源车企转型为AI汽车公司甚至是出行科技平台,相信小鹏汽车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73

禾颜阅车

简介:资深汽车专家及媒体人颜光明老师打造的内容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