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当全国抗日的烽火迅速燃烧时,正在延安治病的袁国平心思早已飞到了战场上,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亲临前线,上阵杀敌。
同年12月,他给正在家乡湖南邵东一所初中求学的侄儿袁振鹏写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过惯了战壕生活,正请求党中央派我到抗日前线去工作。愿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解放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英勇战斗,纵然捐躯疆场,死而无憾。”
袁国平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和在皖南事变中的牺牲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早在少年学生时代,袁国平就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有才学,睿智。年仅20岁、入党才半年的袁国平,虽然还是黄埔军校的一个学生,但他已经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观点,并以此展开批判和全面论述。足见他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这些也成为了他在军队开展政治工作的基础。
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就曾直言不讳地夸赞丈夫说:“国平非常有才干,能文能写,写过剧本、创作出不少诗词、歌曲。”
遗憾的是,1941年,蒋介石集团掀起反共高潮,发动了皖南事变。袁国平身中四弹,难以突围。为了不影响部队的行动,袁国平选择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英勇自尽,壮烈牺牲。这样的英雄壮举至今叫人泪目。
袁国平曾在战斗动员时,对战友们说:
“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
最后,袁国平扣下了扳机,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袁国平逝世后,他的妻子邱一涵一生孤身独处。
邱一涵是从1924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的。1929年5月,时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长的袁国平在平江横洞巡视工作时,遇到了英姿飒爽的邱一涵,并对她一见钟情。
此后,两人在不断地交流中碰撞出了真诚的情感。邱一涵爱慕袁国平的才华,袁国平则喜欢邱一涵的纯真。最重要的一点是,两人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1930年,时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和邱一涵结为革命伉俪。此后,两人共同经历了枪林弹雨的生死威胁,走过了极端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1938年1月,新四军在南昌正式成立,袁国平出任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则出任教导队宣传科长。此后,邱一涵除了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协助袁国平开展工作。夫妻俩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相互支持、生死与共,他们被评为“模范夫妻”。
邱一涵在34岁时失去了丈夫,此后,她一直没有再嫁人。漫漫岁月里,她身上始终带着丈夫生前的照片。
1956年11月2日,邱一涵在南京逝世。宋时轮、唐亮和钟期光三位上将亲自赶来为她扶灵,南京上万群众为她送行。
邱一涵去世时,儿子袁振威年纪尚小,为了让烈士的后代健康长大,省委书记江渭清细心抚养他长大。袁振威后来成长为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的将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