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蝶变看振兴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4-02 08:47:43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

我省基层党组织持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晋乡村大地上

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振兴

▲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党委强化组织引领,适应区域产业联合发展需要,指导4个“空心村”组建“豆角产业联盟”,打造“豆角一条沟”,种植规模达到900余亩,带动群众增收。

▲吕梁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党支部作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立足区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白酒+电商”“白酒+文旅”“白酒+会展”等新业态,依托“书记工程”打通乡村旅游通道,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双增双赢”。

▲晋城市陵川县夺火乡寺南岭村党支部领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闲置土地、闲置人力,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人才振兴

▲太原古交市柔性引进高学历人才,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农业现代化、生态修复等领域创新发展。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明岗带领科研团队在该市白草塔村开展煤矿土地复垦基地建设。

▲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甘井村党支部与市县农业部门联合建立农技人才培育平台,定期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富硒农业种植技术运用,让传统农业更具“硒”引力。

▲运城市垣曲县蒲掌乡西阳村党支部大力发展樱桃产业,通过农业合作社打造“舜乡西阳红”特色品牌,定期安排本土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社员及周边种植户进行果树修剪管理技能培训,助力樱桃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振兴

▲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党委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文化展示、理论宣传、惠民服务等形式,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新区振兴村党支部坚持文旅融合、旅商互促,将上党文化、传统文化、美丽夜景及民俗演绎等有机结合,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烟火气,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晋城市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党支部深挖沁水籍作家赵树理文学作品中“上土炕说土理、用土办法解决土事情”的调解办法,提炼创新“赵树理调解法”,巧用乡村文化化解乡村矛盾,培育良好乡风、淳朴民风。“赵树理调解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生态振兴

▲太原市迎泽区董家庄村党支部与企业联手,对采石形成的沟壑进行筑坝蓄水,将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石荒场打造成融合景观、水系、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生态休闲田园。

▲晋城市阳城县横河镇党委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山地骑行运动康养产业,整合山、水、林、舍等资源,打造“动感骑栖小镇”,积极承办骑行活动,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东夭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新路径,打造“中国零碳示范村”,规划建设庄上自然村“黄河风情廊带”“光储直柔”分布式光伏项目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充分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产业发展。

组织振兴

▲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党委针对年轻村“两委”干部经验不足问题,建立以“导师智库”为基础、“槐芽工作室”为载体的导师帮带工作机制,帮带提升年轻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

▲临汾市浮山县北王镇党委在各村推广村级“百姓议事评理堂”,把村里的大事、难事交给群众说、议、评,在充分沟通、平等协商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回应诉求,画出党群“最大同心圆”。

▲忻州市河曲县单寨乡党委推出便民服务清单,建立民事代办小分队,发挥到村工作大学生“村务民生办事员”作用。

来源:山西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