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老蒋众多黄埔学生中,为何唯独胡宗南能创建自己的派系

妙之评过去 2024-07-28 21:42:40

在国军黄埔一期学生中,不乏有实力的名将,比如关麟征、杜聿明和宋希濂等人。但要说这里面最受老蒋器重,也是地位最高的无疑就是黄埔太子爷胡宗南了。

作为黄埔一期国军方面的领军人物,胡宗南别看只是学生身份,但他却是黄埔学生里面开宗立派第一人,他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胡宗南”系。

该派系与“土木系”、“何应钦系”以及“汤恩伯系”一同组成国军嫡系四大派系,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那么,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何黄埔学生这么多,唯独就只有胡宗南第一个升任上将,并将其发展成为国军一个重要的派系?

胡宗南(剧照)

胡宗南资历确实独一档

首先,要成立所谓的派系,肯定是要在职务和资历上领先,只有职务高才能升迁快,资历深才能笼络更多的人才。

在这里不得不承认的是胡宗南在黄埔学生中,在资历上他是独一档的存在,而且对于同学们他是断档式领先。

在黄埔学校和北伐战争期间……

说来其实也搞笑,胡宗南刚开始报考黄埔军校的时候,曾在浙江和上海担任过老师,这一点和黄维一样。不过在报考的过程中,因为超龄而且还身材矮小,曾一度被刷下来,最终还是靠着裙带关系以及职业所练出来的嘴炮,让他踉踉跄跄进入军校。

《光荣与梦想》中的青年胡宗南

在军校期间,胡宗南一开始并没有湖南帮的黄埔三杰名气大,但黄埔军校的兼容让其不仅能培养军事人才,对于学生的其他学习也很开放,而善于说教和嘴遁的胡宗南,也搞了一个小团体,一时间也成为黄埔风雲人物。

在毕业之后的东征期间,胡宗南的表现是要超过黄埔三杰以及关麟征和宋希濂等人。

在棉湖战役中,老蒋重点夸奖的三人:

分别是教导1团团长何应钦,炮兵连长陈诚,以及带有冲锋的机枪排长胡宗南。

此战也奠定了胡宗南在黄埔一期学生中话事人的地位,也逐渐和身后同学们拉开身位差距……

北伐时期的胡宗南

而到了北伐开始后,胡宗南继续高歌猛进。

当时胡宗南在北伐军第一军中服役,该军是老蒋的起家部队和核心嫡系。

当时第一军一共有5个师18个团,胡宗南是黄埔学中唯二担任团长的将领,另一个是飞将军孙元良,而要知道后来老蒋八大金刚中的蒋鼎文和陈继承也才是团长,同样是团长的还有国军两位虎将——卫立煌和薛岳,可见其咖位不一般。

在北伐作战中,胡宗南的表现也是在水准级之上,在南昌以一个团击溃孙传芳的一个师。

1927年,第一军进入上海后,他也升任为第一军第一师的副师长。

到了中原大战开始之后,胡宗南所在的刘峙第1师进入河南作战,对上冯玉祥的西北军,在刘峙高升之后,胡宗南顺利接任刘峙升任第1师师长,这又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嫡系师长(范汉杰是第4军)。

而在升任师长之后,胡宗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基本盘……

国军王牌第一军

在抗战前后,胡宗南继续保持领先。

大革命时期,胡宗南所在的第1师就一直担任进攻四方面军的箭头部队,在鄂豫皖突围战中,胡宗南也是一路围追堵截。还好徐帅和许世友在漫川关血战惨胜敌人阻击部队,顺利打开突破口,不然真的就危险了。

在四方面军进入川陕之后,胡宗南也进入甘南地区驻防,继续对四方面军施加压力。

而这个时候,国民政府举行了第一次正式铨叙军衔的授予。

黄埔学生中,别看有很多人都在这个时期被任命为师长,比如

关麟征(25师)、李玉堂(3师)、 宋希濂(36师)、孙元良(89师)

但在军衔上他们依然仅仅是少将军衔,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多次露脸的杜聿明和郑洞国也才仅仅是上校。

在这么多黄埔学生里面,被授予中将的只有三人:

第1师师长胡宗南、 第10师师长李默庵以及第9师师长李延年

可见老蒋对其是重点培养。

1935年同为中将的李默庵和李延年

1936年4月,胡宗南被任命为国军第1军军长,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军长。

这个履历再次让他拉开和同学的身位,第二个担任军长的黄埔学生还是在全面抗战开始前后的关麟征,中间差了1年……。

而到了抗战开始后, 胡宗南在1937年年底,参加完淞沪会战之后,又再次被任命为第17军团军团长,也是黄埔学生第一个。

1939年1月胡宗南调任第八战区34集团军副总司令,同年8月又升任为该集团军总司令,比第二位的关麟征还早上1个月。

1942年胡宗南就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又是将自己咖位再次提升,到了1944年7月,胡宗南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所辖部队兵力达到了4个集团军,16个军,总兵力达到了42万人,抗战胜利前一个月又升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和黄埔学生第一人。

解放战争期间,又是国军战区长官级别(战区剿总)的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还有中将加上将军衔。

这样独一档的资历,也是胡宗南能领先其他同学,让其成为黄埔学生开宗立派第一人的前提……

抗战期间充当战区长官的胡宗南

老蒋有意培养,胡宗南多栖发展

资历高,升迁快的胡宗南,如果老蒋不有意重点扶持,他也很难能发展成一个集团。

胡宗南本人,本身在老蒋四大用人因素——“黄、陆、浙、一”里面,而且全部达标,同样达标的还有土木系的陈诚。

要知道同时满足四个用人条件,其实很难。

哪怕是黄埔嫡系另一个的汤恩伯,也并非第一军出身。

所以很难想象老蒋都重用汤恩伯了,自然没有不用胡宗南的道理。

老蒋有意重用他的一个标志就是——让他去西北,并将自己起家部队的第1军一直交由胡宗南掌管。

而胡宗南正是在西北完成蜕变,成为一个集团。

胡宗南和老蒋

可以说,在西北的胡宗南无论是在机遇和机会上,得到了老蒋明里暗里的扶持,有两点可以说明老蒋一直重点培养胡宗南……

第一点,就是胡宗南一直是战区主官。

在1942年之前胡宗南所在的陕西属于第八战区,当时战区长官朱绍良一直在兰州潇洒压根就不管事,这也给胡宗南在军事上的一言堂。

他利用第1军以及34集团军的影响力不断发展自己的亲信,将其扩散到战区各部门。到了1942年以后,战区更改,胡宗南则是隶属于第一战区,这个时候也是负责陕西地区20万国军。

成为话事人之后的胡宗南

更为重要的是,1938年以后,中央军校7分校将学校设置在西安,而胡宗南自然也是兼任第七分校主任,培训和储备了很多干部;直接掌握了几个师管区。

这就让胡宗南有时间和职务,培养自己的亲信。

而另一边的老蒋也是纵容胡宗南发展,来起到制衡何应钦和陈诚的目的,让这两个派系不能插手西北。 每次胡宗南找军械署要装备的时候老蒋也是直接大笔一挥,直接划拨。

当年苏援物资就是从西北进入西南,这作为西北王胡宗南也利用职务拿了好多苏械装备。

苏械装备的胡宗南部队

胡宗南当主官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对于其部有很深的控制力。

当年胡宗南控制部队也学老蒋搞四个“军官政策”:(1)黄埔军校毕业;(2)陆军大学毕业;(3)浙江人;(4)第一师的老干部(胡宗南是第一师起家的)。

抗战期间其部20多万大军,英联张多是“第七分校”和“中央军校毕业”,集团军总司令皆是黄埔一期组成(范汉杰、李铁军),陆军大学第四期毕业有120人,就有20人被胡宗南拉走。

因此相对于后期未成体系的杜宇明系、顾祝同系这些小派系而言,胡宗南显然组织更为严密,对部下控制要更强,这一点甚至比土木系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学生军

第二点,就是胡宗南多栖发展

如果说胡宗南仅仅只是对部下控制力更强,那他比关麟征系可强不到哪里去。

可胡宗南什么人?教书出身,他太了解团体的重要性了。

1932年,胡宗南就成立了复兴社,还力压贺衷寒和戴老板成为复兴社十三太保之首,杜聿明厉害吧? 在复兴社里面就是个小卒子。依靠和戴老板的关系,胡宗南在国军内部如鱼得水,二陈的CC系和胡宗南关系也很不错,当年大陈就是胡宗南在浙江的老师

(好家伙国军嫡系皆出浙江,这一点不假,感情都是一个圈子的……)

而正是这些利好关系,让胡宗南不仅在军事上控制西北,在民政上更是如此,很多从胡宗南处毕业的学生也深入陕西、甘肃以及河南任职,让胡宗组织更加庞大。

和胡宗南关系很好的戴老板

除了自己强,胡宗南还得靠竞争对手掉队

当然,胡宗南之所以能成为黄埔学生里面能组成派系的,自然还得靠同行衬托。

在国军嫡系里面,胡宗南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对手,但每个对手都在不同阶段都因为不同原因,意外掉队……

比如,在抗战期间,黄杰、李延年、李默庵和关麟征,这几个老兄势力并不比胡宗南落后多少。

在胡宗南当第1军军长的时候,这几位也是军长。

可第8军军长黄杰,因为兰封会战被老蒋撤职,如果不是人缘不错,再加上救了老蒋二次早就被毙了; 李延年的第2军和胡宗南一样同属四大攻击军,但李延年在桂南会战后被老蒋派到第六战区,一直被陈诚打压;李默庵倒是很受卫立煌赏识,一度比胡宗南还早要升任集团军司令,却被老蒋以“胡宗南都没当,你怎能超过胡宗南?”为由给拒绝了,从此也开始沉沦;关麟征则是因为多次顶撞老蒋,再加上后期在云南没啥建树,还和陈诚闹矛盾被冷落。

抗战时期胡宗南的竞争对手,黄杰和关麟征

再比如,解放战争中的杜聿明。

杜聿明倒是有一堆,如廖耀湘、邱清泉以及郑洞国等好朋友,但杜聿明这个人过于本分,加之自己复杂的家庭关系,也不敢搞派系,因此也对胡宗南形成不了威胁。

综上而论,胡宗南在黄埔学生中特殊的地位和资历,以及老蒋等人的力捧,加之竞争对手们的掉队,让他得以成为黄埔学生中的国军第一人,得以开宗立派……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