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法作品摒弃了两宋和金、辽时期的流风,直接追慕晋人的风格。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民,又被称为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他不仅是宾子的后裔,更是渔阳(今河北涿鹿)的骄傲。他生于作梁(今河南开封),宦居扬州,曾担任江南诸道行台御史,与赵孟頫结为挚友,两人的友谊和艺术交流,成为元代书法史上的佳话。
鲜于枢的书法,初学金人张天锡,后深入晋唐行楷,小楷取法锺繇,草书则受怀素影响,他能够集众家之长,化为己用。他的好友邓文原曾回忆鲜于枢学书之勤奋,每次相见,鲜于枢总能提出新的见解,对书法的精深研究可见一斑。
他的书法,雄放而不失法度,咨肆而见精微。他的大字和草书,多得于唐人,与赵孟頫的秀逸相比,更显雄浑。时人评价他“困学带河朔伟气,酒酣彗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上海博物馆藏的行草书《诗赞》卷和故宫博物院的《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便是鲜于枢书法的代表作,字大近掌,疏放中寓沉稳,酣畅中见精微。
他的草书,更是得到赵孟頫的高度推崇。赵孟頫曾说:“仆与伯绳同学草书,伯魏过余远甚。”鲜于枢的《论诗帖》和《巡检吾侄札》一派《十七帖》风标,与赵孟頫追求相同,源出大王。而他的《杜甫魏将军歌草书卷》和《韩愈进学解草书卷》则淋漓纵横、气势壮伟,得旭、素风韵。
鲜于枢与赵孟頫相互切磋,相互影响,鲜于枢的小楷《道德经》与许多行书卷及尺牍,风调同于赵孟頫,可见受到好友赵氏的一定影响。然而,从他的大量作品总体风貌看,仍不失元代初年有个性的一家。
鲜于枢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儿子鲜于去矜秉承家学,有父风。元代后期的书法家边武,行草专学鲜于枢,时有乱真者,其《七绝诗轴》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