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佼佼者,比亚迪始终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闻名。进入2025年后,该公司更是动作频频,先后推出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比如2月10日问世的天神之眼「全民智驾」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驾驶乐趣;紧接着,在3月2日又发布了「灵鸢」车载无人机,进一步拓展了智能出行的可能性;而在3月17日举办的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更是展示了其最新研发成果——超级e平台,并宣布旗下新款车型汉L和唐L即将上市,标志着该公司正引领电动汽车产业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无疑是超级 e 平台的核心亮点之一。当下,行业内车规级功率芯片最高耐压大多维持在 800V,而比亚迪却另辟蹊径,成功研发并量产了电压等级高达 1500V 的全新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自 2005 年组建芯片团队,比亚迪在芯片领域默默耕耘二十载,从芯片设计的精巧构思,到晶圆制造的精密工艺,再到模块封装与测试应用的严格把控,已实现全链路自研自产。去年,比亚迪半导体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此番全新碳化硅芯片的问世,更是其实力的有力佐证。该芯片不仅突破了超高电压下功率模块设计的重重难题,实现行业首次量产应用,还刷新了行业纪录,为电动车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比亚迪的成功绝非偶然,这离不开其掌舵人王传福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投身电动车领域之初,比亚迪开创性地提出电动车 “新三样”—— 电池、电机、电控,并坚定地在这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深耕。面对早期产业链的空白,比亚迪选择以垂直整合的方式,构建起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如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永磁同步电机技术路线和 IGBT 芯片电控技术路线,均已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例如,磷酸铁锂的装车率已超 74%,永磁同步电机搭载率也突破 95%,IGBT 功率芯片更是全面应用。
超级 e 平台的推出,堪称比亚迪技术实力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实现了核心三电系统的全维升级,在充电速度和性能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充电功率高达 1 兆瓦(1000kW),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达 1 秒 2 公里,真正做到 “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性能上,单模块单电机功率达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成为全球最强专业纯电平台。搭载该平台的汉 L、唐 L 即日起开启预售,有望重塑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回顾过去,在燃油车时代,传统 “老三样” 是国产品牌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而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每 8 秒下线一辆、每 30 秒出海一辆,已然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比亚迪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从技术拓荒者逐步转变为行业赋能者,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着行业进步。从全球首个乘用车全域 800V 架构,到全球首个量产上车的碳化硅模块;从刀片电池的惊艳登场,到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革新,比亚迪始终走在技术前沿,每一次技术发布都引领着行业潮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比亚迪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进步。超级 e 平台的发布,标志着比亚迪在纯电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比亚迪实现了全维升级,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未来,比亚迪将继续致力于技术研发,为中国电动车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并在全球市场上展现中国品牌的实力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