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炒被韩国退回的月饼含脱氢乙酸钠,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曾杨清评 2024-09-24 02:06:01

中国出口至韩国的月饼遭遇了退货风波,其核心原因在于月饼中被检测出含有脱氢乙酸钠这一防腐剂,且含量超过了韩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的广泛讨论,也促使两国在食品安全标准上的差异成为关注的焦点。

具体而言,从去年8月至今年8月,中国出口至韩国的月饼被退回了多达18次,每次退回的理由都是月饼中脱氢乙酸钠含量超标。这些被退回的月饼多来自知名品牌如xx村,这些月饼在中国国内是符合检测标准的,但到了韩国却变成了“不合格产品”。这一事件不仅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脱氢乙酸钠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要加到食品里去?

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主要通过抑制霉菌、酵母菌及多种细菌的生长,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的安全与新鲜。其强大的广谱抗菌能力,使得脱氢乙酸钠成为食品防腐、保鲜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饮料、腐乳、酱油、酱菜、果汁、月饼、面包、蛋糕等各类食品加工中。

脱氢乙酸钠的防腐机理在于其能有效渗透到细胞体内,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防腐、防霉、保鲜和保湿的效果。这种物质通常难溶于水,但酸性强,对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脱氢乙酸钠一般不会分解、蒸发,且在制作过程中无异味产生,能够显著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减少因霉变造成的损失。

追溯其历史,脱氢乙酸钠的使用可以回溯到1949年,当时美国化学公司率先研制出脱氢乙酸和脱氢乙酸钠,并很快被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中国,脱氢乙酸钠于1998年被列为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正式进入食品工业领域,为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脱氢乙酸钠的潜在危害也逐渐显现。长期或过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由于脱氢乙酸钠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过量摄入可能会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受损。此外,脱氢乙酸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过量摄入还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过量摄入脱氢乙酸钠还可能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电解质紊乱等严重问题。

鉴于脱氢乙酸钠的潜在危害,各国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脱氢乙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和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了保障公众健康,中国政府在新版标准中删除了其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国内企业方面表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国内标准添加脱氢乙酸钠的。然而,由于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差异,导致出口产品在不同国家受到不同的监管。韩国相对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尤其是对防腐剂使用的严格限制,使得中国出口食品在韩国市场频频受阻。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而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只要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无需过分担忧。然而,也有消费者担心长期摄入这些添加剂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脱氢乙酸钠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毒性较低的防腐剂,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针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问题,中国已经计划在未来全面禁用这一防腐剂。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为解决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差异带来的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韩国退回含有脱氢乙酸钠月饼的事件是一起典型的食品安全标准差异引发的贸易摩擦。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议题。中国企业在出口食品时,必须严格遵守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顺利流通。同时,中国政府也应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协调与统一,共同维护全球食品安全。

0 阅读:32

曾杨清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