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河畔,满川风月;黄庭坚故里凭什么成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

鹄书说历史 2024-04-13 06:23:08

修水县城·摄影:黎忠

修水·双井·黄庭坚故里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北宋元丰六年(1083)十二月,诗人黄庭坚由太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知县移监德平镇(今山东省德州市),途中便道回道了故乡分宁县(今修水县),在离家登舟之时写下了这首《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这两句就生动的将离愁别绪推给了诗人故乡的“满川风月”;与他”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这句一样成为与修水相关的名句。

《左传》载有江西的两个地名:一为番(即今鄱阳),一为艾(即今修水)。作为幕阜山与鄱阳湖之间的山水古城,修水县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她经常出现在古诗词当中;作为“中国最美县域”之一,修水县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的这一个身份也让她受到更多的关注。

修水在江西的位置

权威资料显示修水县的面积为4502平方千米,她面积是江西面积最小的安义县的的6.8倍、是江西面积最小的县级区划—南昌市青云谱区的173.1倍,其规模还接近于景德镇市,甚至比省内的萍乡、新余和鹰潭这三个地级市还大;那修水县凭什么成为江西面积最大的县呢,她又经历了哪些沧桑之变呢?

这就得从沿革的角度来看,修水在商朝时期属于艾侯国(范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等地,都邑在今渣津镇龙岗坪);周敬王16年(前504年)吴国大败于楚国以后,艾侯国被改为艾邑,管辖范围与艾侯国基本一致;曾先后属于吴国、越国和楚国的事实,足见修水县的历史底蕴和区位优势。

西汉·艾县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立了属于豫章郡的艾县(另说秦朝所置),县治在今修水县之西,此为修水境内最早出现的县级建制,此后的她也经历了更名、撤销、恢复等多个发展阶段。

新莽时期艾县更名为治瀚县,直到东汉光武帝时才恢复原名。

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年十二月—189年三月)从艾县析置了西平县(治今全丰镇),建安四年(199)从海昏县析出西安县(治今宁州镇黄田里);自此今修水县出现了三县并存的局面,或许从这时开始就奠定了修水成为江西面积最大县的基础。

隋开皇九年(589),艾县、西平县、西安县被并入建昌县(治今永修县艾城),这也让今修水县境内暂时失去了县级建制设置。

唐长安四年(704)设武宁县,辖区包括了今天的武宁、修水、铜鼓三个县,贞元十六年(800)将武宁县西部的“高、崇、奉、武、仁、西、安、泰”八个乡分出设置分宁县(县治常洲亥市即今义宁镇),辖区包括今修水和铜鼓。至此在隋开皇九年的211年之后,今修水县境内又有了县级建制;分宁县之名与如今的分宜县有同工之妙,因分自武宁县得名,《元和志》有“分宁县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宁县西界置,因以名焉”的记载。

北宋初将分宁县更名宁县,开宝元年(968)西平县并入。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宁县升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宁县恢复分宁县之名。

元大德五年(1301)升分宁县升格为宁州。

明洪武初年宁州降为宁县,弘治十六年(1503)分宁县又升格为复宁州。

清嘉庆六年(1801)宁州更名为义宁州;宣统二年(1910)析宁州之上崇乡、上武乡设铜鼓抚民厅,由义宁州管辖。

1912年义宁州沿用旧名改设为义宁县,

1913年铜鼓厅从义宁县析出,设置为铜鼓县;自此大体上形成了今修水的县域,若非如此今天的修水县的规模更大,总面积可达6054平方千米,达到了江西省的3.6%。

1914年3月,为避免与广西的义宁县同名而将江西的义宁县更名为修水县,因境内有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水(古称建昌江、于延水,又名修河)而得名;《中国水名词典》、《方舆胜览》等古籍记载修水因“因水流远长”而得名,可见修水之修字有修长之意,这与班固《汉书、地理志》:“修水东北至彭泽入湖汉,行六百里,泉冽流长,蟠旋周折,如生蜒伏蜿,故谓之修水”的记载相符。

从西汉设立艾县开始,到1914年义宁县更名为修水县结束;这片土地经历了多种身份,修水境内的县级建制在历史上多有变动,尽管合并了西平县等历史区划,但也分出了铜鼓县;可见修水成为江西面积最大的县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其过程也是既有舍也又得;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