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老胃病、腹泻、手脚凉,一剂乌梅丸调理寒热效果好!

小崔崔维 2024-07-03 21:09:25

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这样感觉:吃辣的就上火、吃凉的会拉肚子,喜热饮却手脚发凉,一补就上火......

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上热下寒症,简单说是在同一时期身体既有“热”的症状,又有“寒”的症状,寒热交织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

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身体阴阳升降失常所致,正如《诸病源候论》中也写道:“阳气并于上则上热,阴气并于下则下寒。”

说的是身体阴阳失常,无法上下流通而导致“上热下寒”的状态,因为身体阴阳平衡时,阳气能转到下焦,温煦温煦肾脏、大小肠;阴气也能转到上焦,滋润心肺乃至全身,这样身体就不会出现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具体有什么症状呢?

中医认为咽痛咽干、口腔溃疡,还伴有脸上长痘痘属于上热;手脚一年四季发凉、膝盖凉、经常腹泻胀气属于下寒;而上热下寒包含以上症状外,最明显的特征是:爱上火但怕冷、喜热饮却手脚冰凉、稍微一补就上火。

因此,针对上寒下热的问题,不妨用乌梅丸调理,其方有调和阴阳、清上温下、益气养血的功效,由乌梅、花椒、细辛、黄连、黄柏、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组成。

这个乌梅丸被历代医家认为是对付厥阴病的要药。那么厥阴病和上热下寒有什么关系?

厥阴病会出现一个特点,即是阴气发展到最后,开始向阳的方面转化,由寒能变热,由热还能变寒,继而就会出现寒热错杂、虚实错杂、寒热往复的情况。由于厥阴病也包含上热下寒,所以乌梅丸完全可以治疗上热下寒。

调和阴阳——乌梅

方中乌梅担任调和阴阳的重任,据《本经疏证》所述:“梅之花苞于盛冬,开于先春,梅之实结于初春,成于初夏。”

这说的是乌梅从冬季结苞至初夏结果,历经极阴极阳的季节,所以中医认为乌梅具有顺接阴阳的功效,使得乌梅在治疗上热下寒的症状时,能够调节阴阳,使其阴阳之气通畅,达到治本的目的。

另外乌梅味酸偏涩,在中医里酸味的药材都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经常腹泻胀气、咽痛咽干有很大改善作用。

清上热——黄连、黄柏

黄连、黄柏均为苦寒的药材,中医认为苦味善降、清热,在这里黄连、黄柏清除上热外,还能引阳气往下降,以缓解爱上火、长痘痘、咽痛咽干、口腔溃疡的症状。

温下寒——干姜、附子、桂枝、细辛、花椒

干姜味辛而性热,其辛香之气长于行散,可引下焦的寒向上抑制上焦的热,以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性热说明具有散寒的功效;

附子为大辛大热的药材,像一个小太阳,可以温暖着我们的身体,驱走乱窜的寒气;

而细辛、花椒都是辛味的药材,可助附子、干姜、桂枝发散温通,以助阴气上行,五味药相辅相成,以减轻手脚冰凉、怕冷、膝盖凉的症状。

益气养血——当归、人参

最后当归、人参补气益血,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长期处于“上热下寒”的状态,身体阴阳失衡,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供血不足,造成气血的损耗,所以益气养血是必须的。

总之,这个方剂乌梅调和阴阳为治本之药,花椒、细辛、黄连、黄柏、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这些为治标兼顾补益,以达到标本兼治,固本的效果。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就可以用乌梅丸治疗,另外乌梅丸也有中成药,可以在药店买到十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吃过几次后没有效果,就说明这个方剂不适合,需要专业医师辨证开方,请勿继续服用。



0 阅读: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