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症不是病,怎么来的就让它怎么走,只需四步攻克症状根源

小崔崔维 2024-06-23 15:05:45

长了肠息肉,切了又长?许多人在面对这一疾病时,往往会盲目追求各种偏方或快速疗法,然而,这往往忽视了中医所强调的“一人一方”的治疗原则。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并非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同样的症状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肠息肉这样的疾病,其反复发作的根源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

首先,我们要明白,肠息肉的反复发作并不是简单的手术切除就能彻底解决的。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即使切除了息肉,也会因为体内环境的紊乱而再次复发。因此,中医在治疗肠息肉时,首先强调的是调理脾胃。

脾胃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当脾胃功能失调时,不仅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导致水湿内停、气血不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肠息肉复发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调理脾胃呢?中医提出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疏肝理气。

肝主疏泄,当肝气不通时,会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治疗肠息肉首先要疏肝理气,让肝气得以畅通。

第二步,健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水湿内停,痰湿阻滞脉络,长期积累便形成息肉。无论是手术切除或中药调理,皆需重视脾胃健康,这对于维护肠道健康及改善体质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第三步,祛湿气。

脾主运化,负责人体水分代谢。若脾虚,水液无法正常排出,便会形成湿气过重的状况,表现为腹胀、腹泻、口臭、大便不成形、黏液便等症状。此时的调理重点应注重排湿,脾胃功能恢复后,湿气便能得以顺利排出,防止淤堵于肠道。

第四步,补气血。

待肝气得以疏通,脾胃功能恢复正常且湿气已祛除之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此时可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进补,以增强体能。

在调理脾胃的过程中,中医还强调了一个重要的原则——标本兼治。这意味着不仅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还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通过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祛湿气、补气血等步骤的综合治疗,可以达到固体健脾、标本兼治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提倡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整体状况。例如,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不宜上猛药;在精神压力大时要注重心理疏导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此一来,通过固本培元、标本兼治、畅通经络、调节新陈代谢等措施,可使大便顺畅排出,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维持肠道功能正常运作,从而预防肠息肉生长。



4 阅读:90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