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放风筝,为什么是七个大雁?

写在名著 2025-01-22 08:36:44

和“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呼应。

放风筝这个情节,发生在第七十回。这一回的回目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重建桃花社是因为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然而第一次诗社活动,就被其他事务打断,然后又接着来了几件事,“把诗社便不提起”,一直拖延到暮春时节。湘云偶然填了一首咏絮的小词,博得众人赞赏,于是有了诗社唯一的一次填词——我说错了,是作品中唯一写的诗社填词。没写的诗社活动,还不知有多少呢。

这时经过贾敬之死、尤二姐尤三姐风波,贾府的衰败之相已显。于是在柳絮词时,除了黛玉一向的缠绵悲戚、湘云一向的情致妩媚(没心没肺)之外,宝琴“壮游”的素材用尽,有江郎才尽之感;探春被家务烦恼,志不在此,竟未完篇,却已预言似的写出“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宝玉自己的根本没写成,还妄想“明春再见”,但已是“隔年期”……

在这一片哀愁肃杀中,只有宝钗,兴致勃勃地写出了“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句子。你说她是野心也好,壮志也罢,总之她与这个“悲”的气氛格格不入。

总有人说宝钗的“青云”之志就是宝玉,还要拿商家女和国公府公子的身份说事儿。其实这已经是七十回,宝黛的爱情已经明朗,贾府的败落也无法掩饰。嫁给宝玉,一来做不到,二来,也不符合宝钗的志趣。

正是因为宝钗没把自己与贾府绑定起来,没把自己看作是贾府中人,她才能有距离感,才能从贾府的“作悲”中抽离出来,才能独立思考自己的理想与未来,才能有“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勃勃野心。

紧接着的放风筝,是咏絮词的补充:探春刚刚说了“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自己的凤凰风筝就被另一个凤凰风筝纠缠,又被一个玲珑喜字风筝绞断,飞走,不知所踪;黛玉刚刚说了“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自己的风筝线尽,预示着生命也快要到尽头;宝玉自己的词不成,却去替别人续,放风筝也是一个不成换一个,换一个又不成,最终也没放起来;宝琴说“江南江北一般同”,对贾府并不依恋,要去别外寻找自己的幸福,那个大红蝙蝠风筝就是证据。

宝钗的风筝是一连七个大雁。“鸿鹄之志”在中国语言中是觉的意象,就是志向远大的意思。鹄是天鹅,鸿是大雁,都是高飞之鸟。宝钗的大雁,也像她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样,代表着她的凌云之志。

0 阅读:2

写在名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