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美国引进的两款尖端装备,用了30年没退役,头回用这么好的

极速超车PLUS 2025-04-15 18:26:50

中美建交初期的友好时期推动了中国多领域发展,尤其在航天商业发射上,中国借此机遇大量吸收技术知识,并积累了人才与丰富经验。

在军事合作上,中美亦有所成就。中国曾引进两款美国尖端装备,历经30年仍在使用,未予退役,因其性能卓越,前所未有。

【“高原之王”降落中国】

1984年7月,中美达成协议,约定中方购买24架S-70C民用“黑鹰”直升机,专为民用目的而设计。

合同含24架“黑鹰”直升机,每架600万美元,3套外挂式副油箱系统,每套78万美元,及维护工具备件,总价值1.5亿美元。

此外,中国派遣8名飞行人员及若干机务人员专程前往美国接受专业培训。

1984年11月,中国购入首批4架“黑鹰”直升机,虽价格对中国当时经济水平而言颇高,但使用后不禁赞叹,此乃首次体验如此卓越的直升机。

“黑鹰”直升机为美国西科斯基公司杰作,提供给中国的型号为S-70C-2。

美国军队在命名时,选用了福克斯印第安部族一位酋长的姓名,以此作为命名依据。

提及一点,美国军队有传统,常以印第安土著部族之名命名飞机。

酋长“黑鹰”于1832年在威斯康星州斧头河畔与美军交战,终因不敌美军强大的力量,其部族遭遇覆灭。

他英勇无畏,令美国人深感敬畏。因此,美军于上世纪80年代获取UH-60直升机后,命名为“黑鹰”。

80年代,中国利用中美友好关系,从美国引进“黑鹰”直升机,以解决当时高原地区执行任务直升机短缺的问题。

中国西南地区坐拥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我军边防哨所多设于海拔4000米以上高地。

常年积雪、恶劣气候及复杂地形使边防巡逻与物资补给极为艰难,因此,中国急需一款能在高原地区执行任务的直升机。

当时中国自主研制高原地区适用的直升机面临巨大挑战,任务艰巨,非常不易。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积累不足,因此无法确保研发出适用于雪域高原、含氧量仅海平面一半的直升机发动机。

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在青藏高原无法使用直升机,原因在于当时缺乏能在该高海拔地区运行的直升机技术。

中美“蜜月期”后,中国于1983年决定在国际市场引进先进运输直升机,以适应青藏高原恶劣气候,加强与美西方的交流。

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黑鹰”在拉萨贡嘎机场试飞,巡航高度达7315米,展现卓越高原性能,赢得“高原之王”美誉,并成功被中国选中。

“黑鹰”直升机进入中国后,国人常于电视屏幕上见到其穿梭于大漠、丛林及山谷间的身影。

三十余年间,“黑鹰”执行了数百次重大任务,涵盖西藏空运、搜救、抢险救灾、卫星回收及军事演习等,其航线被誉为“人道走廊”,彰显卓越性能。

【GE最耀眼的“明珠”】

中美“蜜月期”时,中国除引进“黑鹰”外,还从美国获取了GE的旗舰产品LM2500燃气轮机。

在舰艇制造技术评估中,基础参照为“舰艇动力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其水平直接体现技术的高低。

全球范围内,美英舰艇动力技术领先他国,尤以美国GE的LM2500燃气轮机最为突出,被誉为动力领域的“最耀眼明星”。

自上世纪70年代初正式投入使用至2015年10月,该款燃气轮机已售出超2000台,占据世界舰船燃气轮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截至同一时间,LM2500与LM2500+燃气轮机在舰船推进上的总运行时数超5千万小时,此运行时长为世界舰船燃气轮机中最高,无其他机型能及。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首次引入LM2500燃气轮机,应用于“哈尔滨号”驱逐舰,该舰动力装置配备了两台LM2500燃气轮机。

“哈尔滨号”是中国海军首艘燃气轮机动力舰艇,采用数字式计算机控制动力系统,实现无人机舱,标志着中国海军舰艇动力技术的重大进步。

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恶化,导致之前签订的多套LM2500燃气轮机合同被取消支付。

2011年,美国GE与中国华电集团合作,于上海设立了“航改型燃机合资项目”。

此后,中国获得GE授权生产LM2500+G4与LM6000PD两款机型,并受让了部分核心技术,旨在提升产品的国产化水平。

这引发了日韩等美国盟友的强烈嫉妒,他们纷纷表示:

中国所享受的待遇已超越我们。

在“哈尔滨号”上,采用两台LM2500燃气轮机加两台德国MTU 12V1163 TB83型柴油机动力组合,使满载排水量4200吨的该舰能达到31节的最大航速。

此后30年间,每当提及GE的LM2500燃气轮机,国内技术人员仍感慨不已,称其为首次接触到的卓越设备。

1 阅读:262

极速超车PLUS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