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文章末尾附原文)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这篇文章,那就是:“父爱如山,背影如诗,泪点如潮。”
故事的开头,朱自清直奔主题,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幸的背景板上——“祸不单行”。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道中落。他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再相见是在一个充满艰难的时刻。
这样的背景看似平淡,但却为文章定下了沉重的基调。悲伤中的相见,注定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分别。
接下来,文章的核心情节来了——父亲送儿子过江。朱自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父亲的行动:买票、照看行李、讲价、安置座位,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父亲对儿子的担忧和关爱。
尤其是买橘子的片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无法被遗忘的经典镜头。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蹒跚地走到铁轨边,弯腰下去,手脚并用地爬上月台,只为了给儿子带几个橘子。
这画面,有点可笑,又让人鼻头发酸。
可笑的是父亲的笨拙,动人的是那种笨拙背后的深情。
有人说,亲情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感情,因为它总是隐藏在琐碎和习惯中。我们常常对陌生人礼貌微笑,却对家人满口嫌弃。
《背影》中,年轻的朱自清也没少嫌弃他那“迂腐”的父亲,觉得他和别人讲价的做法不够“聪明”、不够时髦。
可问题是,那些我们以为“多余”的事,往往正是最难得的爱。这种爱,是父亲在贫困时依然给你买橘子的执念,是母亲在你离家时念叨“多穿衣服”的啰嗦,是爷爷奶奶在你满嘴“减肥”的时候偷偷塞给你的糖果。
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都很脆弱。父亲为了生计奔波,儿子为了学业离乡,亲情的维系就显得尤为珍贵。
即使如此,他们之间依然充满了现实中的小摩擦,这种细节让文章显得格外真实。比如,父亲再三叮嘱茶房照顾自己,而年轻的“我”却在心里嘀咕:“这些人只认钱,托他们白托。”
谁的青春期没这样过呢?父母的关心,在孩子眼里总像是一种“干涉”,甚至让人觉得“多余”。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多余”的爱却往往是最暖心的。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背影》不仅是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从觉得父母“迂腐”,到逐渐明白他们的“迂腐”里藏着深深的智慧。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就像朱自清最后那一段写的:父亲的信中提到自己的身体情况,甚至提到了“去世”这个沉重的话题。
那一刻,“我”才彻底明白,父母的衰老和离去,是我们终将面对的现实。这种理解和感悟,或许只有经历时间的打磨,才会变得深刻。
为什么《背影》能够如此打动人心?它是不是有点“矫情”?我的回答是,它动人正因为它的真实和普遍。
亲情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情感,而朱自清的《背影》为这种感情提供了一个具象的载体——一个父亲的背影。
这个背影,不仅属于朱自清的父亲,也属于每一位曾为子女操劳的父母。
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人类最深刻的情感,往往是在平凡中体现的。”《背影》就是这样一篇在平凡中寻找深刻的文章。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个同样感人的“背影”故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在赛后回国时,有一张照片传遍了全国:他的父亲站在家门口,用手遮着阳光,远远望着接近家门的车队。
那个朴素的背影,被称为“望子归家”的经典画面。无论是橘子还是赛场,无论是文学还是现实,父母的背影总能让人泪目,因为它承载了太多无法言喻的情感。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已经不再像朱自清时代那样充满贫苦,但“背影”的意义依然没有改变,历久弥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问自己:多久没有好好看过父母的背影?又多久没有主动为他们送去一份关怀?
《背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关于亲情的思考,也是对生活态度的提醒。生活中,那些看似“多余”的事情,那些“不必要”的努力,恰恰是最有意义的。
就像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的那一刻,他可能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单纯地觉得“孩子爱吃,就买几个吧”。
但正是这样的“简单”,构成了亲情最深刻的部分。
这篇文章教会我们珍惜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爱,提醒我们,不要等到“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才学会感恩与怀念。
愿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一份关于亲情的感动和思考,或许,这才是《背影》流传至今的真正意义所在。
PS: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每一次听背影都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