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452件20817人人数较2020年上升71.3%

中国网直播 2025-04-23 11:20:49

最高检于4月23日(周三)上午10时在机关北院电视电话会议室,召开“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通报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整体情况;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典型案例。最高检院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发布会现场文字实录:

发布会现场图

人民日报记者: 企业作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请问检察机关去年是如何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今年的相关重点工作有哪些?

刘太宗:

2024年,检察机关立足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诉讼监督职责,加强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守护企业创新动能,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加大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坚决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过去五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形成有力震慑。其中,2024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452件20817人,人数较2020年上升71.3%。依法加大财产刑的适用,让犯罪分子不能从犯罪中获利,剥夺其再犯罪能力。例如,北京检察机关办理的邵某某等18人制作、销售盗版儿童图书案,非法经营数额总计人民币5000余万元,检察机关以侵犯著作权罪提起公诉,被告人均被判处刑罚,其中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万元。

二是重点加强对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惩治。近年来,利用深度链接、网络爬虫、架设游戏私服、电子侵入等新技术手段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不断出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意见等机制作用,加大对新类型犯罪的打击力度。例如,广东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文等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被告人开发利用“爬虫”软件采集权利人公司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客户信息和交易邮件数据327万余条,用于经营同类业务。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用好退回补充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全面提升证据审查、引导侦查、出庭公诉等各项能力。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切实防止和依法纠正趋利性执法,防止有案不立和不当立案。例如,河北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销售假冒运动鞋犯罪案件中,经补充侦查,综合全案证据认定,涉案公司和人员的制售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9条第三款规定的在先使用,不具有犯罪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故意,不构成犯罪,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案。

四是始终坚持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并举。坚持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办案中解“法结”、化“心结”,从源头上减少知识产权纠纷。针对检察履职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社会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加强风险监管,引导企业健全防范机制。例如,江苏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翻新出售假冒光调制解调器犯罪案件中,向被害公司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促进公司强化内部管理。

2025年,我们将继续做优刑事检察职能,积极参与检察机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对跨区域案件的统筹指导,准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我们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研究制定了“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明确相关法律适用和证据证明标准。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将于明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欢迎大家届时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