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熟读或者通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理所当然地认为典韦斩杀颜良、文丑不过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毕竟民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刘张飞”的说法,颜良、文丑双双被关羽秒杀,他们在第四的关羽面前都不够看,哪里会是第三典韦的对手?
这种看法过于肤浅或者说想当然了。首先这首民间打油诗的出处并非《三国演义》,也就是说演义中的武力设定并不是这样的。典韦没有那么强,颜良、文丑也不是那么弱,按照战绩来看,虽然三将都是超一流,但典韦在“河北双绝”面前未必讨得到便宜,甚至一旦交手,不败当胜。
“三典韦”的由来“三典韦”的说法是苏州评话《三国》中的设定,这部书是从关公“约三事”开始,此时典韦已经过世,但是从相关过往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其过人的实力。
相信大家都听过关于张绣“北地枪王”的名头,但是翻遍《三国演义》也未见过这种说法,同时也没看出张绣在武艺上有何过人之处,这是因为“枪王”之说也是出自于苏州评话。在这部书中张绣目空四海,曹操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典韦已死,麾下再无与之抗衡的大将,就当时的设定看,吕布、典韦已死,赵云尚未成名,张绣几乎就是公认的天下第一。
但此时不可一世的张绣在宛城之战时对典韦却是十分忌惮的,因此才派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兵器,随之以绝技“百鸟朝凤枪”将典韦挑杀。也就是说在这部书中,典韦的设定相当高,天下第三实至名归。
《三国演义》中典韦的实力定位不过刚才说的那些和我们要讨论的《三国演义》没什么关系。演义中典韦的设定是力量极大,刚刚投奔曹操时,就秀了一手“单臂扶纛”。另外书中还交代了典韦一对铁戟重八十斤,论重量仅次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除了力量,典韦“细活”也很出色,比如濮阳之战秀的飞戟,不过我们通常在做武评时只讨论近身武斗能力,弓弩、飞戟、流星锤之类的特殊手段是不包含在内的,所以典韦这个加分项不会对武力定位产生影响。
就战绩而言,典韦曾一人对战吕布麾下四将轻松取胜。这份成绩不错,说明典韦确实配得起上将之名,但是四将毕竟只是龙套战五渣,书中超一流甚至一流战将不少有类似的战绩,所以也仅仅是不错,不足为奇。真正奠定典韦超一流武力地位的是他曾与许褚大战一天不分胜负。通过此战证明典韦和许褚的无限接近,实力几乎等同。
相对而言,许褚的战绩要丰富得多,面对超一流,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五十合平庞德,二百三十合平马超,一天平典韦。这其中大战马超最为出彩,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许褚对战一流大将成绩不算好,五十合与徐晃只是打得五五开,河北之战甚至连高览都没拿下。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许褚的武艺上限不低,下限不高,遇强不弱,遇弱不强。这不单单是战斗方式、招式特点造成的,根本原因还是硬实力略有欠缺,这也是许褚与超一流顶点级别大将的差距所在。
由于典韦去世得早,所以笔墨不多,也不好比较,但是如果用实力与之几乎等同的许褚做等量代换,那么判断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实力惊人的颜良文丑颜良的笔墨比典韦还少,却不能因此小觑。白马之战杀宋宪、魏续就不说了,二十合胜徐晃使得曹军诸将栗然就很能证明问题,因此曹操还不得不启用关羽。要知道,当时曹军几乎精锐尽出,一向悍不畏死的许褚也在场,但是不仅曹操没考虑遣其出战,连他自己对“轻视”也波澜不惊。归根结底就是许褚的硬实力是逊于颜良的,那么换算下来,典韦自然也要逊于颜良一线。
文丑的战绩其实不如颜良。磐河之战五六十合只战平了初出茅庐尚是少年的赵云。若干年后在延津,面对双骑齐出的张辽和徐晃,文丑不敢也不想冒险,直接一箭将张辽射下马,继而与徐晃展开战斗,不明回合后徐晃料敌不过,败阵而走。这样的战绩虽然比颜良逊色三分,但也足以证实实力,所以文丑隶属“超一俱乐部”毋庸置疑。
不过文丑自身存在一个不小的问题,就是心理素质太差。不同于颜良因未来得及问话就被杀。文丑是实打实与关羽正面交战,结果仅仅三合就心怯而走。所以尽管文丑的硬实力可能强过典韦,但真的交手胜负难以预料。
综上所述,就硬实力而言,颜良、文丑都要略胜过典韦。对战颜良典韦能守住个平局就算不错了;文丑倒是能拼一拼,如果能用悍不畏死的状态将文丑心态打崩,或许还有取胜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