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8月5日,罗马尼亚王储妃玛丽在妹妹维多利亚·梅丽塔(Ducky)的陪伴下诞下次子。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男孩,被命名为尼古拉——名字源于他的教父、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作为丹麦公主与罗马尼亚王储斐迪南的儿子,他的血脉横跨欧洲三大王室(丹麦、俄国、罗马尼亚),母亲玛丽更是在日记中写道:“他是上帝赐予我的完美礼物,我无可争议的最爱。”
尼古拉的童年堪称童话:他在布加勒斯特王宫的鎏金大厅中奔跑,沙皇夫妇从俄国寄来镶嵌宝石的玩具,母亲玛丽(被誉为“欧洲最美王后”)亲自为他设计刺绣礼服。然而,这份宠爱却为他埋下祸根——他的哥哥卡罗尔(未来的卡罗尔二世)从小在嫉妒中长大,兄弟阋墙的剧本早已写好。
成年后的尼古拉身高188cm,金发碧眼,轮廓如希腊雕塑。他精通五国语言,马术与钢琴俱佳,被欧洲媒体称为“巴尔干的阿多尼斯”(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然而,这位顶级贵公子的情史却充满争议:他甘愿为爱做“第三者”。
1931年,尼古拉与法国贵族约兰德·杜卡斯的恋情轰动欧洲。约兰德已婚且育有两子,但尼古拉不惜与家族决裂,公然与她同居。王室震怒,教皇亲自谴责,但他却在采访中挑衅:“爱情若能被规则束缚,便不是爱情。”这段禁忌恋最终因约兰德丈夫拒绝离婚无疾而终,而尼古拉的风流标签再也撕不掉。
若尼古拉只是个纨绔王子,故事或许平淡。但历史的吊诡在于,他偏偏是罗马尼亚王室的“关键先生”。1925年,哥哥卡罗尔为情妇私奔,被废黜王储身份。尼古拉一度成为王位第二继承人,但他却选择全力扶持卡罗尔之子米哈伊(即未来的米哈伊一世)。然而,当卡罗尔1930年发动政变回国夺权时,尼古拉又戏剧性地倒戈,亲自迎接哥哥复位。王室档案显示,他曾在议会上高呼:“罗马尼亚需要真正的国王!”
这份“从龙之功”却换来猜忌。卡罗尔二世掌权后,立刻将尼古拉边缘化,甚至禁止他参与国政。1937年,尼古拉被指控“勾结纳粹”,彻底逐出王室。讽刺的是,卡罗尔自己后来因亲纳粹被迫退位,而尼古拉至死坚称:“我从未背叛祖国。”
1947年,罗马尼亚共产党废除君主制,尼古拉的命运与家族一同坠入深渊。他流亡瑞士,靠变卖母亲遗留的珠宝维生,一度在酒店当服务员。晚年的他隐居英国,与一条老狗相伴。记者拍到他穿着磨损的旧西装,在公园长椅上喂鸽子,神情淡漠。
1993年,尼古拉在寂静中离世,葬于瑞士普通公墓。他的墓碑没有王室徽章,只刻着一行字:“我曾热烈地活过。”
历史暗线:被诅咒的“尼古拉”之名?尼古拉的一生仿佛一场黑色寓言:他的教父尼古拉二世死于 Bolshevik 枪口,而他亲历了东欧社会主义浪潮;母亲玛丽王后晚年写下回忆录《我的一生》,却对最爱的儿子只字不提;他去世3年后,罗马尼亚王室复权,但荣耀早已与他无关。或许,从他被命名为“尼古拉”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背负这个名字背后的血色黄昏。
他拥有过一切,又失去了一切。尼古拉王子的一生,是20世纪欧洲贵族消亡史的缩影——当旧世界的玫瑰凋零,连叹息都成了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