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受欢迎的电视剧莫过于了它了,取代了《后翼弃兵》的位置,占据了热门电视剧的榜首位置,而且分数还很高,一周一期的电视剧播放次数越来越多,观众们都在夸“香”。
考虑到观看人数太多,我一边追,一边将前面四集都看了一遍,差不多相当于两个人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沉浸其中,脑海里的负面情绪也渐渐消散,恨不得将自己关在里面,然后丢下那把钥匙,就这样结束了。
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瓜导的新电影《本色》,从“有灵性”上来说,《本色》比泰国电影要好得多,不过,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打着“瓜导”的旗号,粉丝也不会那么容易购买。
这部影片仅有五集,从两位主人公的幼年时期开始,以德与欧的“决裂”为最糟糕的结尾,于幼年分离。他们在黑暗中穿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们的爱而欢呼,但从陌生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就像是两个在街头奔跑的天真小孩。
我很欣赏其中一篇,它展现了“三人关系”。德的女朋友出现在了 ipad上,但她站在了德与欧之间,德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挣扎与迟疑。三人中,欧正站在自己喜欢的男生和德中间,将镜头对准了两人的大腿,两人的身体接触就是一种选择。
所以说,任何一部关于少年爱恋的小说,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能够让人物在情感上“成长”,从而将情感体验上升为生活体验。一些精致而脆弱的性格,会在这段时间里被打碎,但如果能真实地表现出这些性格,并将其打碎的过程记录下来,那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另外,该剧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剧情发展确实很缓慢,并且我觉得没有什么过分强调“戏剧性”。
将前四集与后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一个关键点上徘徊,也就是“在付出了无私之爱后的畏惧”。在这一部分,人们相互不相信,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耗费了自己所有的精力,而产生的一点小小的自私自利和自尊心,都显得尤为现实。
比如在第一集里,原本不太爱演戏的欧,因为德的无私奉献,说要当一名演员,当时德觉得自己的努力,其实是在帮欧夺回自己想要的。然而德对欧的感情,却表现在将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交给别人。
这两种爱情的表现,恰好就是“互相伤害”,起到了“虐”的作用,而“甜”,就是从彼此的试探和试探中,期盼着彼此的反应,来证实自己的“爱”,故而被称为“糖果”,虽小,但量多,锋利,但要人命。
两个男人都是用生疏和常规的方法来诠释,塑造的角色缺乏层次性,更多是在剧本基础上的浅显发挥。虽然这个剧情并不是一片空白,例如 De也在努力地承认自己的性别,欧也在一面镜子面前痛苦地哭泣等等,但是比起《女孩》中的残忍,以及与其它电影中的同性人物之间的冲突与斗争,还是要好得多。说到底,这部电视剧还是比较“实用”的,虽然泰国的味道很重,但气氛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