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之所以给人一种无能的错觉,完全是因为他是亡国之君。
试看历史上哪个亡国之君不是无能之辈?
秦二世、汉献帝、隋炀帝、宋徽宗、明思宗,哪个不无能?
亡国之君等于无能似乎是个万能公式。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一个王朝灭亡是很多种原因的叠加,而君主的能力恰恰不是最主要的那个。
王朝灭亡最主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次之是体制问题。
每个王朝灭亡基本上都是经济崩溃导致的。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微小到一个家庭,都离不开钱。
没有钱,家庭就会妻离子散。
没有钱,企业就会破产倒闭。
没有钱,国家就会分崩离析。
三国时期,刘禅的蜀国是最弱的一个,堪称地狭人稀。
它比不上占据北方中原的魏国,有大面积耕地和最多的人口;也比不上占据江南的吴国,有广袤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
蜀汉只占据益州和汉中,以及多山的南郡,人口稀少,只有90万人口。
但蜀汉凭借刘备、诸葛亮的经营,居然能够和曹魏、孙吴分庭抗礼,已经把“人为”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蜀汉国祚能够撑近五十年,完全是蜀汉这帮子精英的功劳。
他们尽可能挖掘蜀地的潜力,和孙吴、曹魏硬刚,三国能够鼎立,是蜀地几十万百姓用膏血撑起来的。
蜀汉虽然在历史上有一个浪漫的评价,但蜀汉的老百姓无疑是三国时期最倒霉的。
蜀汉九十万人口中,有十万是官僚和士兵,平均八个老百姓供养一个官兵,并且蜀汉有一段时间实行三一税,税收是收成的三分之一,可谓苛税猛于虎。
这还不算,蜀汉政权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保住地盘,进行了十六次北伐。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十一次北伐,每一次北伐都要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
战争就是财富和人口绞肉机,蜀汉的十六次北伐得烧掉多少人口和财富。
蜀汉凭借“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策略,以燃烧蜀汉财富和人口为代价,才得以和魏吴并立。
当十六次北伐将蜀汉国力消耗殆尽之后,灭亡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螳臂当车,终至粉身碎骨,蜀汉终究抵挡不住强大魏国的进攻。
蜀汉灭亡不仅仅是天命,也符合经济规律,小的经济体终究敌不过大的经济体。
所以我们国家要想屹立于大国之列不倒,经济一定要不断增长,绝不能衰退。
在诸葛亮生前,刘禅对蜀汉的作用微小,算是垂拱之君。
等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亲政,全面掌管蜀汉政务,凭借他的运营,蜀汉在后诸葛亮时代竟然坚持了二十九年。
如果刘禅是无能之辈,岂能做四十年太平天子。
刘禅凭一弱小之国,能撑这么多年,已经是个奇迹。
他不但不是个无能之辈,还是个守成之君。
刘禅给人无能的错觉,除了是个亡国之君外,还因为没有自杀殉国,不像崇祯一样君王死社稷。
一个君王,到了敌营,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乐不思蜀”,这又是一个减分项。
综合亡国之失、偷生之耻、享乐之罪,刘禅才被历史归类为无能之君。
这算是历史对刘禅最大的误解和敌意。
刘禅完美的继承了刘备影帝的优点,若是和刘备一样出生贫苦,或许能力不在刘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