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市场需求稳定,但发展空间不足;三四线县镇市场购买力虽然不强,但发展和焕新空间大。对于很多头部家电企业和零售平台来说,进军三四线市场正在成为他们的新策略。
乔华||撰稿
一二线城市用户消费力较高,也有着相对成熟的营商环境,不管是国内家电品牌还是外资品牌,大多首先登陆一二线城市。但随着渗透率逐渐提升、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获新客的成本变高,一线市场竞争逐渐变得激烈、增长放缓,战线逐渐延伸到三线、四线及以下的城市。
近期,京东大数据研究院与新华网联合发布《2021年京东电器消费指数报告》,《报告》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全国主要城市及其所代表省份、地区的电器消费情况。数据显示,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排名靠后,二三线市场排名显示出了更为蓬勃的市场潜力。
一方面,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三四线市场家电消费购买力正在上升,市场渗透率、保有量等指标仍处于发展中期,市场空间巨大。更重要的,则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使三四线市场的消费习惯逐渐向城市消费靠近,整体呈现出从低档次、无品牌的商品消费转向高档次和知名品牌消费。种种迹象表明,品质需求正成为三四线市场消费的主流,县镇市场正迎来强劲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头部城市的家电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后,消费市场已经逐渐饱和,一二线大城市的消费者虽然购买力强,但是整体上升级消费的完成度已经逐渐走高,家电消费趋于稳定,但升级空间逐渐缩小。对比之下,一二线城市存量空间更为狭窄,竞争也更加激烈,三四线城市却呈现出一个相对宽松的蓝海市场,这不由得令家电厂商所向往。
正如一些家电厂商所说的,与其在头部的城市“内卷”,不如进军三四线市场寻找新的存量市场,通过建立新的线下实体店业态和场景体验,实现出货量的经营质量提升。同时,各家电平台和渠道也纷纷下沉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农村市场,通过开放自身的一系列零售资源平台,解决自身在全渠道市场的布局和织网,吸引更多加盟商在短期内提升出货量。
当然,三四线市场也会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它们在城市的节奏、以及消费偏好上,和顶部城市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别,来到这里的家电厂商,也不能单纯套用一线城市的营销策略,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营销策略和产品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可以推出面向这些地区的定制型家电产品,以差异化策略来赢取独特的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五六线市场拓宽的深度和宽度,主要还是借助一二线市场上家电直营商的力量,以及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优势进行辐射和打通。绝对不是家电企业直接进入五六级乡村市场,家电企业的重心还应该在一二线以及三四线,此外,包括线上线下的打通都将是接下来家电厂商们需要面对的全新课题!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