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画上句号、美俄要上演“世纪大团圆”了?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通话,2月18日,美俄两国代表团抵达沙特进行谈判,内容包括“恢复复杂的俄美关系”和“涉及乌克兰问题的谈判”。
可是,就在美国与俄罗斯聊得热火朝天之际,原先受宠的欧洲各国,似乎被打入了冷宫,引得欧洲领导人一次次地在社交媒体上喊话特朗普。
而且,美俄的频繁互动,也被专业人士分析是否影响到中国。
这场由特朗普一人导致的欧美关系极度变化的闹剧,什么时候收场?又如何影响各方势力呢?
背刺“欧洲盟友”特朗普上任快一个月了,做出的一系列颠覆性的言论和行动,从美国国内波及到全世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率先受伤害。
1月20日,特朗普在上任之初签署行政令,威胁欧洲各国:若不能从美国购买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将对欧洲的商品征收关税。
并且,他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直接采取了“加征25%关税”的做法。
在外界看来,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特朗普都要对其高举关税大刀。这种做法,如法炮制了他在第一个任期内的所作所为。
不禁要问,特朗普想干什么?答案很简单:“让美国再次伟大”,也就是甩掉一切包袱、集中一切资源、资金和力量,发展美国。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都将被禁止,从他极力平息俄乌冲突就能看出。
2022年2月至今的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声称对乌克兰的援助物资高达2000亿美元,即便美国“左手倒右手”地大发战争财,但也无法轻视在这个过程中的资金损耗。
对特朗普而言,这个做法就是在损害“美国利益”。
同理,在他看来,美国与欧洲国家长期以来的稳定的贸易关系,实际上是欧洲在占美国的“便宜”,所以美国必须要将失去的利益讨回来,才提出了对欧洲国家的制裁。
2018年,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的第二年,特朗普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改为“让美国保持伟大”的政治口号,并且不断威胁“要制裁欧洲”。
2019年,特朗普在签署2020年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时,对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相关企业实施制裁,涉及俄罗斯和德国。
可见,在美国利益面前,特朗普一贯坚持“亲兄弟、明算账”:谁能在美国投资、给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谁就能避免关税,反之则会面临惩罚性关税。
而此前的拜登政府走的是“国际盟友”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只要你服从我的霸权思想,我们就是手拉手一起走的好朋友”。
所以,在这次美国大选期间,欧洲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拜登而反对特朗普。
可是,特朗普最后仍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而他一上台,则带有一丝“公报私仇”的意味,毫不犹豫地对欧洲挥舞制裁大棒。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
欧洲国家们集体表示:担心美国在没有欧洲参与的情况下与俄方达成对欧洲安全不利的协议。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月14日,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亲手提拔上来的副手、担任美国副总统职务的万斯,更是毫不手软地向欧洲展开了“口水仗”,抨击欧洲的民主和移民问题。
很快,英国媒体回应万斯的发言:毫无疑问的差。而欧洲政策分析中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丽娜·波利亚科娃也表示:万斯的言论表明美国看上去像是“一股分裂力量”,而不是团结欧洲的力量。
德国国防部长称(万斯的言论)是“不可接受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驳斥了万斯的言论。
眼下,最让人关心的是,特朗普“背刺”欧洲已成定局,而欧洲国家面对又爱又怕的美国,该如何处理这次的“关系恶化”问题呢?
自断根基欧洲这片土地上的国家,在过去没有几个是仰人鼻息的主儿!
比如德国,哪怕是在美国崛起之际的一战时期,仍能坚持长达3年的两线作战。
可如今,欧洲各国似乎逐渐丧失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甚至英国还陷入了“破产”的经济危机中。
而让他们从天堂坠入地狱,正是如今不得不依仗的美国。
一战、二战时期,美国鲜少主动投入作战,一直稳坐大后方与参战国家进行武器交易,期间,经济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二战后一跃成为了超级大国。
反观欧洲各国,在战争后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1947年,美国又对欧洲各国采取了“马歇尔计划”,以此加强了对欧洲国家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欧洲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
从此以后,欧洲对美国听之任之。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要求欧洲各国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像英国即便深陷“破产”危机中,也老老实实地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40亿英镑的军事援助。
可拜登政府成为过去式,特朗普上任,丝毫没有念及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出钱出力的功劳,反而打算一脚踹开欧洲,只与俄罗斯商谈,如何瓜分乌克兰。
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们自然无法接受,但是,他们如同失去了尖锐爪牙的猛虎,对特朗普政府的反抗仅限于了口嗨。
2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召集欧洲主要领导人在巴黎开会,商谈如何对特朗普政府做出更加协调的集体回应。不仅没谈出一个结果,还让欧洲内部产生分歧。
其中,匈利亚外长西雅尔多表示:“那些在过去三年里不断火上浇油的人,今天又在巴黎聚集。”他还谴责(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持续推动事态升级,提出的政策是错误的。
所以,欧洲无力反抗特朗普政府,或许到最后会如普京所言:欧洲各国领导人很快会继续听从华盛顿的指令,对特朗普“温顺地摇尾巴”。
不过,今非昔比的我国,在面临“美俄关系”好转时,将作出与欧洲国家完全不同的言行。
合作共赢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将至冰点,与中国的关系却一路绿灯。如今,特朗普政府寻求与俄罗斯“重归于好”,还试图邀约俄罗斯再次加入“G7”,但中俄关系却不会因此波动。
因为俄罗斯非常明白与美国来往,就算与虎谋皮。
苏联解体后,第一任俄总统叶利钦采取了“亲西方”政策,结果让俄罗斯陷入“寡头经济”和“车臣暴乱”的糟糕境况中。
而普京作为第二任总统,起初仍保持着对美国的友好态度,但北约东扩、美军入侵阿富汗,再度压缩俄罗斯的发展空间和国际话语权。
终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让普京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也因此,即便普京与特朗普政府恢复正常的美俄关系,但不会采取“一边倒”政策。
更何况,如今的世界格局中,中、美、俄作为3个大国,只有相互平衡,才有助于各国的稳定。
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特朗普:俄罗斯对重返G7没有兴趣。
眼下,无论对特朗普,还是普京,最关键的是俄乌冲突何时、怎样结束。
最新消息,泽连斯基对美俄谈判表态:没参与、不承认。
看来,特朗普直接略过乌克兰和欧洲而实现“美国伟大”的美梦并不现实,至少,仅靠他上任4年是无法彻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