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法是通过接触吸附的方式,将DNA、RNA或蛋白质等大分子从一种介质转移至另一种介质的过程。转移常用毛细管作用或电泳等技术。
(1)印迹法的关键是将待测分子聚集并转移至膜上 1975年,SouhemE.将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的DNA片段在胶中变性使其成为单链,然后将硝酸纤维素膜(NC膜)平铺在胶上,膜上放置一定厚度的吸水纸巾,利用毛细作用将胶中的DNA分子转移到NC膜上,通过80℃烘烤或经紫外线照射交联而使之固相化。将载有DNA单链分子的NC膜放在核酸杂交反应溶液中,溶液中具有互补序列的DNA单链或RNA分子就可以结合到存在于NC膜上的DNA分子上。这一技术类似于用吸墨纸接触吸附纸张上的墨迹,因此译为印迹法。
(2)探针技术是利用特异识别待测分子的示踪物开展检测分析 核酸探针是常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荧光物质等可检测示踪物标记的已知序列核酸片段,能与待测的核酸片段依据碱基互补原理杂交可检测样品中存在的特定核酸分子。核酸探针既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也可以是基因组DNA片段、DNA全长或片段,还可以是RNA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