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大结局:为什么刘畅娶谁都不会幸福

温风追剧化 2025-01-28 19:56:47

国色芳华里有两个前夫哥,一个是刘畅,一个是王擎。两个前夫哥,都有共同的特点,贪心不足,既要又要。

刘畅是对感情和权力,既要又要,看似想一展宏图,却是脑子缺根筋,抓不住重点,以致于生活各种不如意,事业各种不顺畅。

王擎则是贪财好色,既想让自己家财万贯,美娘相伴,又想坐享其成,不出本钱不出力。

今天咱们先来说说刘畅的感情问题,因为刘畅本身的问题,谁嫁给他,都不会幸福。

刘畅生命中,出现过两个女人,一个是商贾之女何惟芳,聪明能干,赚钱好手,花鸟使都不舍得放开;一个是宁王之女县主,有权有颜,对刘畅极为大方,可以让刘畅少奋斗几十年,早日过上梦想的生活。这两个女人,不管刘畅娶了谁,日子都不会差。

为什么他哪个都娶过,却过得不幸福呢?

我觉得刘畅的不如意,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感情三心二意

刘畅不是在追前任的路上,就是在向现任炫耀前任有多好的路上。

刘畅娶何惟芳时,宁死也不与何惟芳拜堂,还明白地告诉她,若不是想用你家的钱,我肯定不会娶你一个商贾之女。

他觉得娶了何惟芳,自己的身份低了很多。

抛开家第门楣不说,单刘畅的脑子就不太好使。

自己很明白,自己家里因为钱帛,才娶的何惟芳。换一种想法,就是把财神爷娶回家了。他却清高地说自己应该配金枝玉叶,对何惟芳冷眼相对。

既然可以配金枝玉叶,为什么父母不找金枝玉叶呢?是父母不愿吗?不,是没有达官贵人愿意成为他们家的金库。

是刘畅想不到这一点吗?不,刘畅所说的金枝玉叶,并不是所有当官的人家,而是他心心念念的白月光——县主。

就是因为刘畅这种清高的性格,才没有看清楚,不仅自己不愿意,何惟芳也不愿意。所以,他失去了和何惟芳联手翻身做主的机会。

娶了何惟芳没多久,县主守了新寡,向刘畅抛出橄榄枝。

刘畅不假思索地接受县主,或者说,不论刘畅同不同意,县主都将下一任老公,确定为刘畅。

任何人的心性和做事方法,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所经历的事情改变。

县主也一样。更何况,官宦家的子女,和皇家子女一样,婚姻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县主第一次婚姻,不得丈夫爱护,与婆婆矛盾颇深,还需与府中的小妾们斗智斗勇。经历过这些后,县主若还像之前那般单纯,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但在刘畅的印象中,县主还像之前那般单纯听话。

接触之后,刘畅发现县主变了。变得以权压人,随意打杀,更安排眼线在自己府中,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颜色。

父母因为权势捧着县主,不断地撮合刘畅与县主。

刘畅就这样,一边发现着何惟芳的好,一边被父母和自己的私心推着,与县主再续前缘。夹在两个女人之间,一边自己送死,一边拉着无户籍的何惟芳送死。

天天玩鹰,哪能不被鹰啄眼?

终于,县主因坠马,可能终生子息无望。何惟芳有花鸟使护着,宁王便把所有的怒火都发到刘畅身上,打断其腿,与县主匹配;以生命为代价,逼迫其入赘县主家。

看到刘畅的结局,终于心安了。不用再日日撕扯,不用再害何惟芳了。

总结一下刘畅的这两段感情,他总是在美化自己没有走过的路。

不要去美化你曾经没有走过的那条路。每条路都铺满荆棘,你没选的那条路,未必就开满鲜花。

珍惜现在的时光,用心对待眼前人,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

二、懦弱,分不清时局,识人不清

刘畅的懦弱,总是想用清高来做掩示。

明明是刘家官位低,攀不上宁王府;明明是刘氏的荣辱令他屈膝,是门第之见,拆散他和县主。

可刘畅偏偏将这一切归结于何惟芳高攀嫁他。把所有的怒怨和不甘,都撒在何惟芳身上,可见刘畅心性偏激消沉,不堪托付终身。

明知道父母让自己娶何淑芳,是为了何家的银子;知道父母用假贡药骗了何家;也知道自己父母用了何惟芳的嫁妆,却无所作为。

玉露死后,何惟芳清点嫁妆,准备和离。与刘母和刘畅三面对质时,刘畅却清高地说,自己不知道父母用了嫁妆,现在就归还。说罢,要在贵人还在院中时,从正堂取来何惟芳的嫁妆。

这摆明了就是想让何惟芳开口阻止。

家中的贵人,一个县主,一个花鸟使,谁能得罪?如果因为归还嫁妆得罪了两位,刘家便会把这件事,推到何惟芳身上。

刘畅不仅没把何惟芳当成一家人看,也不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只是自私地想让何惟芳去挡贵人的怒气。

懦弱的人就是这样,一方面不敢坚持自己心中的想法,另一方面又想用自己的想法换取一些利益。

刘畅出身官宦之家,一心想考取功名,扬刘家门楣,想有所作为,效力国家。

他的想法没有错,可他却不肯静下心来,分析时局,总是在表面上嚷嚷,自己有颜有才,理应考取功名,效力国家。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跟对人之后,方能体现出价值。

刘畅确实有才,从他写的治水方法,就知道他确实有才。

但他也确是眼瞎心盲,只能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格局不够大。

目前朝堂上分为哪几股势力?哪些人是正义的那一股,自己要怎么样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作为一名想要报效国家的男子,刘畅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相反,他却将心思放在了男欢女爱上。

当县主新寡,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只想着是自己的白月光回来了,并没有想到自己站队了宁王。

当县主送房,宁王授官时,刘家只当遇到贵人,扬刘家门楣。

只要你显示出懦弱,选择接受馈赠,就说明你选择了站队。

刘畅糊涂就糊涂在这里,既想又想还想。他把与县主的爱情和宁王的势力分开了。在他的意识里,他只是与县主谈恋爱,并未加入宁王的势力。

刘畅挤进了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单纯地认为:事,只有对与错之分;人,只有好与坏之分。

遇到不好的人,自己言词拒绝,对于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自己不管当着谁的面,都毫不保留地提出来。

他总是分不清时局,站队宁王,却想着为百姓做实事;他所做的这一切,在宁王和县主眼中一文不值。

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只是单纯地和县主谈个恋爱,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接触的是权力,而不是感情。

所以,当刘畅不满大王的安排,看不惯大王的所做所为,又不敢将火气撒到县主身上,只能阴阳怪气地拐弯抹角地酸。

本来只是在家中不能做主,现在好了,结婚了也不能自己做主。

明辨时局,需要的是深入观察,分析变化,把握其内在规律和趋势。像刘畅这样,单纯又做不了主的人,也只能靠着父亲的官职,在家中做个纨绔子弟,不可能有大作为。

不要美化自己没有选择过的道路,每条路都充满荆棘,你没选的那条路,未必就开满鲜花。相反,坚定地相信自己选择的路,总结经验,珍惜眼前人,自己未来的路,也会走得很稳,很幸福。

想要平步青云,就要脚踏实地,放下清高,深入观察,把握规律和趋势。而不是无休止地自怨自艾,软弱地将一切痛苦推给父母,或他人的不赏识。

只有自己从内心改变了,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随之改变。

若持孤高之心,便守清贫之道,若决定逆来顺受,便要承受屈膝之辱。可你非要两者皆求,到最后只会两相倾轧,粉身碎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必删~

0 阅读:0

温风追剧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