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大结局:全剧最不值得嫁的人,居然是最深情的他

温风追剧化 2025-01-31 19:58:38

《国色芳华》中,何惟芳父亲的表现,一直是个谜。

何惟芳总说父亲很疼她,联系前后,我却觉得父亲并不疼她,而且人前给人感觉他很爱何惟芳,总是不得已而为之;人后却是个渣爹,整个过程细思极恐。

初识何父时,母亲病重,为了给母亲换救命的紫犀丸,父亲万分歉意地将她嫁入刘家;当何惟芳千辛万苦逃出来,却在家门口,听到父亲对刘家人说,如果何惟芳回来,就是绑,也会将她绑去刘家;最后一次相识,父亲听说何惟芳跳崖而亡,尚未找到尸首,心疼女儿的他,买女儿买最喜欢吃的浆面去祭奠。

看似何父夫妻感情情深义重,爱女思女,细想之下,却发现何父藏得太深了。

我从以下几个细节分析,咱们一起看一看:

细节一、何父懦弱且心思重

何惟芳千辛万苦逃出刘家,在娘家门口看到父亲与刘家下人交谈时,她心疼地说:父亲为了弟弟开蒙求学,又因为刘家一再索要钱财。

何弟,也就是姨娘生的儿子,当时还被姨娘抱在怀里,可见岁数尚未超过三岁。如果为了弟弟开蒙求学花费钱财,实在是个很劣质的借口。

开蒙求学至少也要5岁左右,能听得懂话。可见,何父在儿子还未出生时,便做好了打算。

只是有碍何母出身高门,下嫁何父,又有何母娘家的原因,何父为了未出生的儿子,做了有损何母性命的事情。

即使何父重男轻女,为了儿子求学铺路,有求于何家。儿子尚未到五岁,还没到开蒙的年纪,当何家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钱财时,何父为什么没有找理由拒绝呢?可见何父是个懦弱之人。

细节二、是一往情深,还是另有所图

何惟芳嫁给刘家一年逃离,再看姨娘怀中抱的孩子,至少一岁多,而且何惟芳一眼就知道是男是女。可见在何惟芳出嫁之前,这个孩子就已经出生。

如果何母生病已久,何父如此深爱母亲,为什么还会在母亲生病期间,与姨娘造人呢?

何惟芳的表哥是国子监主簿,可见何家小姨嫁的是官宦之家。在古代,官可以嫁官,商不可以嫁官。由此可见,何母娘家是官。

再看祖母留给何母的芳园,就可以知道何母娘家是高官。

表哥救了牡丹后,牡丹说:“当年母亲执意下嫁商贾,导致与姨母姐妹离心。”

可见,当年出身高官之家的何母下嫁了商贾之家的何父,如果不是恋爱脑,又怎会与家人反目?

所以何父能够娶到何母,想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细节三、为了改变门楣,出卖女儿未来

在何家门口,刘家下人说:能与官宦之家结亲,令郞未来读书考学,便都有了指望。我劝你,还是为了这唯一的儿子,好好考虑考虑。

在古代,阶级划分明显,士农工商不可越级。士是指读书人,被排在第一位,国家主要从他们中间,选举出适合当官的人。商,排在最后,不得读书,只能通过买卖商品,获得利润 。

所以,做为何家后人,如果想改变阶级,只能靠与官宦之家结亲提携,才能读书求学,改变家族命运。

刘家下人之所以能拿捏何父,就是通过这一点。想让你儿子当官,只有我家愿意结亲,你为我提供钱财,等我上位,将来也可以提携你儿子。为了你儿子,你看到何惟芳,就快快将她送回。

所以何父表示,就是绑,也会将何惟芳绑去刘家。

司马昭之心表露无疑。何父并不是爱女儿,也不是为了何母的病,才将何惟芳嫁去刘家,而是为了儿子以后的官路。

细节四、借“紫犀丸”事件,让何惟芳为自己儿子铺路

母亲病重,只有何家有紫犀丸,提供紫犀丸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何惟芳嫁给刘畅。何惟芳为了救母亲性命,答应出嫁。

剧中透露,何家是开药铺的,而且有好多间铺子。

咱们细想一下,何家开的是药铺,积累了十几年,就算没有见过真的紫犀丸,但对药材的色泽、香味肯定有一定的了解。

何父闻了刘家的紫犀丸后,明显眉头一皱,怀疑药材的真实性。可是他却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也没有请旁人帮忙验证其真实性,而是选择隐瞒真相。

可见何父并不是真心想救何母,而是将刘家带来“紫犀丸”的事实摆在眼前,让何惟芳自己做选择。

何惟芳在出嫁之前过得并不差,可见何父还是爱她的,所以何惟芳总是记得别人对她的好,一直对其他人说,父亲是爱自己的。

只是她不知道,何父对她的爱,不是无条件的义无反顾,这份父爱,在家族利益面前,是可以取舍的。

比起刘畅、王擎这种明晃晃的“渣男”,何父这种又当又立的人,才是最不值得嫁的。

以上几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下一篇,咱们说说何母,如果你有任何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必删~

0 阅读:0

温风追剧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