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涛说引言:
在这个越来越强调人际连接的社会中,内向型人格(I型人格)的朋友们常常感到困扰:与老友聊天没话题、见陌生人紧张怯场、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相处久了也不知道该聊什么,这种社交上的不适感甚至可能影响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其实,内向并非缺陷,但在特定场合下,适当展现外向(E型人格)的特质却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广泛的人脉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许多看似天生就是社交达人的人,可能本质上也是内向的果核,只是他们成功地"长出"了外向的果皮和果肉。
今天,我将分享八个实用技巧,帮助内向的你在需要的时候,也能自如地展现外向特质,让社交不再成为你生活中的绊脚石。
提问:
涛哥,你好。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向你请教。
我现在的情况:我跟老同学都不怎么联系了,来往还算密切的也就2、3个,然后一年到头都没有跟其他人有即使是微信的往来。工作上因为同事不多,所以也没有跟前同事有来往。
然后我发现,我渐渐地跟来往密切的那几个同学不知道怎么聊天。跟初次见面的人我更是找不到话题。感觉我现在已经渐渐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而且我觉得这种情况太不好了,所以想请教涛哥:
1,怎样跟认识的人有话可以讲,而不是两三句之后就冷场了?
2,跟老朋天的关系怎么维系?
3,我跟第一次见面的人谈话很容易怯场,有办法克服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给自己的答案一般都是主动一点,找对方感兴趣的话聊...
可是依旧没有任何改变,今天又在惦记着这个问题,然后意识到可以问问涛哥,虽然是个挺蠢的问题。
屋里杨涛回答:
感谢提问,
仨问题咱一并讨论,
1,你先放空自己,我问你,你记忆里,小学时候,班级运动会你会主动报名么,老师提问你会主动举手么,黑板报你会抢着去出么,春游时候你是不是最积极的那个,晚会和各种竞赛,你会认真参与么,再放到现在,同事聚餐,和公司团建,你会感到很激动兴奋么,还是宁愿宅家里一个假期,如果所有答案都是否,那么没关系,你性格如此,起码有一半的人都是这样,就比如我,全部选否,
2,上面的问题直面本心,就好比一个苹果,有果肉,果皮,但是果核,才是我们的出厂设置,我们就是不善交际的人,但是目前好像大家对我的评价是互联网圈交际花,情商天花板,我平均每天要见2-5个圈友,这说明了什么,我的果皮和果肉,被我强行长出来了不同的花式,而咱俩,是同一个品种的果核,
3,这说明了什么,都是可以后天训练出来的,先说有话可讲,不冷场,这里头需要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做,谈资,一个月内你基本能掌握你能和你现在的朋友同事聊天的所有线索,比如,各种球类,品牌,车,互联网,电影,名人,中外时事,在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简直不要太容易,
4,有了信息储备,这对内向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爽的事,当你体会到控场的快乐,你就会像上瘾一样,对各种不同信息如饥似渴,强化自己这张永不生锈的装甲,进而天使循环,越强大越快乐,越快乐越强大,
5,一句总结社交圈,花花轿子人抬人,当一个最佳僚机和捧哏,如果你实在懒,我还有一招更牛逼的暖场小贴士,就是倾听和附和,你要善于撩动他人的表达欲,一遍一遍重复对方的感受,送上共情语,就够了,微笑看着对方,附和,重复,顺着他话说,感慨,
稍微和你举例,你试着想像,不管你和我聊到谁,不管他好还是坏,你是什么情绪,我就换着语调回复你一句,"唉,这人呐","哈,这人啊",不管你和我抱怨什么,感慨唏嘘啥往事,我就换着语调回复你一句,"唉,生活嘛","嘿,生活啊",
有没有感觉?这种固定套路就七八种,你熟练了之后,不可能冷场的,
6,老朋友关系怎么维系?你总共就几个老朋友,假设每次吃饭4个人,人均2百,1年内你请你的3个老朋友分别吃2次,共6次,花费4.8K,太可怕了,4.8k竟然能和他们吃6次饭,加上他们回请,共计24次,听我劝,不仅老朋友,新朋友也是,有计划的请吃饭就对了,一定抢着买单,任何时候抢着买单,真心抢的那种,你的收益会大到你不敢想,没错,就这么简单,你看你身边谁做到了,他一定是万人迷,还会不断的认识新朋友,
7,怯场大可不必,这里也有一个贴士,就是你可能没有训练过自己的自我介绍吧,你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也很少人一字一句,说自己的名字,说完说你可以喊我啥,然后再清晰的介绍自己吧,设计一下吧,练到炉火纯青,别不好意思,自我介绍一溜讲完,一次有力的握手,有烟递烟,没烟敬酒,良好的精气神,微笑直视对方双眼,对方会感觉你真重视他,马上会顺着你的介绍扯两句,而你的介绍当然是你训练过的,都是送菜给你吃呀,这不,他看到你那么正式,一定会礼貌的回复你一段关于他的自我介绍吧,然后你根据他的自我介绍,送菜给他吃呀,这不,一来一去,话匣子就打开了,
8,让自己有一样或者多样普适的爱好,很多时候,你的朋友基本面,取决于你的爱好广泛程度,容我自夸一下,我几乎精通所有的球类,游戏,棋牌,娱乐...随便举例,球友,牌友,这感情啊,来得容易,来得有感觉,你还真别不信,就比如德扑社交你总听过吧,是目前互联网圈普适上无往不利的一招,
具体我们可以下次再聊,
每天准时更新:平民创业手册/屋里涛说
生财有术杨涛结语:
从I人向E人转变,并非要完全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在保持内心本真的同时,学会在社交场合中展现更外向的一面。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通过丰富谈资、练习倾听与共情、设计自我介绍、主动维系友谊、培养共同爱好等八个技巧,即使是内向的人也能在社交中游刃有余。记住,所谓的"社交达人"也许本质上和你一样,只是他们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勇于实践。社交能力就像肌肉,需要不断锻炼才能强健。
从今天开始,尝试走出舒适区,每周请一位朋友吃饭、参加一个小型社交活动、学习一项可以结交新朋友的爱好,这些小小的尝试都是迈向社交自信的重要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能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在需要的场合展现出"交际花"的一面,收获更丰富的人际关系和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