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由于其常年白云缭绕故又被称为白头山、白云山。这座山脉原本一直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是在1962年中朝划界以后,长白山却成了中朝界山。即,长白山和天池的一半划归朝鲜。
非常遗憾,这是既成事实,但又不是能够简单讲清楚的事实。
1, 长白山天池与传说
这里是一个关于长白山和天池来历的传说,故事里当然没涉及还有一个外国与中国共同拥有这块宝地。
凌霄宝殿里端坐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手下有一名大臣叫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拥有一面宝镜。宝镜能说人话,能辨人美丑,能判人善恶。
有一天,王母的两个女儿赴宴蟠桃会。大女儿拿着借到的宝镜,对准她妹妹的脸,问道:“宝镜、宝镜,她漂亮吗?”宝镜答:“乖巧美丽惹人爱!”大女儿再把宝镜对着自己又问:“宝镜、宝镜,我不比她漂亮吗?”宝镜冷笑着回答:“又坏又丑真讨厌!”
王母的大女儿恼羞成怒,用力把宝镜一抛。宝镜飞落九天的过程中,它冰冷的白光照在大地上,生成了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当宝镜落在雪山上,就化作波光粼粼的天池。从此,银装素裹的山峰倒映在一泓天池碧水中。
玉皇大帝是中国的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是中国的太白金星,那么,太白金星的宝镜所创造的长白山和天池就应该属于中国。
但,那只是神话传说。
2, 龙兴之地与历史
长白山整个山脉共分布有大小几百个山峰,就像一个个风姿绰约的仙女。其中主峰是白云峰,最高峰则是位于长白山天池东南侧的白头峰,这是众位仙女中的大姐。天池是长白山脉中的一座高山湖泊,在当地很多神话故事中,天池就如同仙女们的浴池一样。
天池海拔2189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又最高的湖。所以天池之名名副其实,并非浪得虚名。另外,长白山天池还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条大江的发源地,因此,她有“三江之源”的美名。
历史上,长白山一直属于我国。在大名鼎鼎的《山海经》中就有对长白山的记载。该山脉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南侧毗邻朝鲜半岛,是我国东北的重要战略屏障——失去它,侵略者更加容易把朝鲜半岛当成侵略中国的所谓跳板。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长白山是女真族重要发源地之一,所以女真族将长白山看作神山。清军入关后,东北地区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长白山地区也被当时的清朝视为“龙兴之地”。
为了维护这片土地的“纯洁性”,清朝在1762年对东北地区实施封禁政策,包括了长白山及周边地区。清朝封禁东北是为了维护本民族利益,独享自然经济资源;将东北建成八旗兵源基地。这导致东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遍地荒芜。
19世纪,清朝逐渐衰落,减弱了对东北地区的管控。这造成朝鲜灾民不断涌入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垦荒种地。
尤其是,沙俄认为有机可乘,不断犯边。1867年,清朝逐渐解除对东北的封禁。为管理来自朝鲜的大量流民,清朝政府开始对他们实施清朝国籍政策。但政策实施后,朝鲜朝廷又有怨言。如此一系列问题,导致中朝边界一直无法勘定、议定。
1897年甲午战争之后,朝鲜与清朝长达两百多年的藩属关系正式结束。朝鲜失去了中国的“保护”,日本随即加快了对朝鲜半岛的并吞。1910年,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并成为日本侵入我国东北的跳板。
过去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自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但在一二百年之中有太多的国际力量在此角力争斗,搅乱了长白山的归属。
3, 天朝观念与国际主义
实际上,即使清王朝本身对边远地区的详细国界也是麻木不仁的。
一方面是技术上的原因,即,古代缺少精确的勘察和地图,官员们即使知道长白山这座山脉属于中国,但也说不清楚和朝鲜交界的准确位置;另一方面是观念上的原因,中华自古以来就是号称天朝,天朝是整个世界的王朝。这种思想状态之下,皇帝和官老爷们不会很认真计较这种小小的边界问题了,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天朝的,又何必要和自己藩属国把国界分得那么清楚呢?只要是臣服于中国的国家都是中国之地,所以天下土地没有本国和外国之分,只不过是“本朝”与“藩属国”之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王朝中国之下边疆和国界是一种模糊概念,这种模糊概念在“太平盛世”当然是无关紧要的,因为那时的天朝国家实力强大,可以随时控制这些边远地区,一道圣旨或一纸文书就可以让周边的藩属国战战兢兢、服服帖帖。但到了近代之后,天朝实力衰落,地位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天朝要想重新拥有之前的话语权可就不容易了。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中国统摄环宇的思想当然不再存在。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于是,国际主义思想或多或少影响了新中国。
所谓国际主义,是指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剥削制度,争取自身解放斗争中,应该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坚持国际团结。资本压迫和统治的国际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形式上看,首先是在一国范围内进行,但从内容上看,从来就是国际性的。
天朝观念是想当然地把边远地区和小国家当成自己的“儿子”,所以天朝要照顾他们;国际主义是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当成“兄弟”,所以要求互相“照顾”。“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即,一个或少数国家单独的解放不是国际主义的最终目标。
理论上,国际主义思想影响之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认为无产阶级是没有祖国的,大家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大环境大家庭之中,所以,对国家边界问题的认识就不那么严格。
但是,实际上民族主义往往压倒国际主义。例如,列宁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拉拢中国北洋政府,曾经提出要归还中国的外东北领土,即,被沙俄以不平等条约欺诈而占领的大片中国土地。但是因为附加了很多条件,北洋政府无法接受。到了新中国成立,斯大林更是矢口否认苏联方面有这种可能性,根本没有顾及社会主义“兄弟”友谊。
4, 历史结局与长远遗憾
我们抛弃天朝观念,也忘却国际主义,来回顾长白山划界的真实历史过程。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退出朝鲜半岛。1949年之后,中朝也准备继续就边境划界进行谈判。但紧接着朝鲜半岛再度成为美苏地缘博弈的焦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划界问题只能被暂时搁置。朝鲜战争期间,中朝团结战斗,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的南侧。中朝两党、两国人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抗美援朝战争加强了中朝友好合作关系,然而进入6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美苏的地缘关系更加复杂。我国经济百废待兴,自然灾害频发,处境艰难。
在此背景下,朝鲜在划界谈判上开始讨价还价。朝方居然一度企图要占据整个长白山地区,后来退而求其次,他们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将长白山一分为二,让中朝双方各占一半。
他们的主要理由是,他们的历史对长白山也有记载,长白山地区不仅在历史上有大批朝鲜人民居住,而且在近现代,曾是金日成将军伟大革命事业的基地。他就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与中国人民肩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他在长白山地区留下的“革命圣地”应该供朝鲜人民世世代代瞻仰。因此,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和人民能理解这种感情。
无论是拒绝还是让步,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终于,在1962年,周恩来总理亲赴平壤,宣布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
出于对当时局势的考虑,经过漫长的六个月,我国对长白山进行详细考察并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结合当时现状,最终做出了将长白山南部划入朝鲜的决定。
1962年中朝签署边界条约,两国长1420公里的边界线正式确定。长白山则以天池为界,南侧54.5%的天池以及三座山头属于朝鲜,剩下的北侧部分则属于我国。两个月之后中朝双方交换国书。
当时中国代表在1963年回国之后,感叹和社会主义国家谈判边界问题比与资本主义国家谈判还要难很多。
然而,如果把这次划界完全看成是中国方面的“妥协”,那是幼稚的看法。
朝鲜为什么没有要求中国割让一半的青海湖或者洞庭湖,而是要求分得一半的天池和长白山?关键理由是他们祖先也曾长期在那一片土地上生活。
另外,让出一半长白山,中国也不是出于所谓友谊或国际主义。中国需要在当时复杂并且困难的国际形势下,保持中朝关系稳定,甚至要争取朝鲜政府支持中国的反美反苏斗争。
即使规模巨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既不是为了一般意义上的友谊,甚至不单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有更深层的目的。我们知道,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变成了苏联老大哥所信赖的“二大哥”。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朝鲜政府不是在六十年代初,而是在今天提出那种要求,中国政府能那么“慷慨大方”吗?
肯定不会同意的,中国外交部可能会这么答复朝鲜政府:“长白山地区包括天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争议。我国政府和人民珍视中朝之间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支持兄弟的朝鲜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所以,不论是“鲜血凝成”的友谊,还是“同志加兄弟”的友谊,都不是永恒的,永恒的只是国家的利益。而国家利益的保障,依靠国家的实力。
让我们暂时忘却失去一半长白山和天池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