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III为什么只有17架?或许这个项目一开始就不该上马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4-12-11 16:30:43

说到歼-7III,应该是歼-7家族里最失败的一个了。从1989年投产到1996年停产,一共生产了49架,包括17架歼-7III和32架改进型歼-7IIIA。

49架好像也算挺多的,但是该型号研发之初,空军可是计划“装备1000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落差呢?这篇文章就把歼--7III的研发历程讲一下,看看期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歼-7III,全军独一份的迷彩涂装

早在1970年,改进型歼-7I和歼-7II还在设计时,搞一款全天候型歼-7的计划就已经提出来了。1971年,中国答应援助朝鲜12艘033潜艇,并帮助其建立生产线。作为回报,朝鲜答应让中国考察其手里的米格-21PF全天候歼击机。1972年10月,三机部和成飞(132厂)前往朝鲜,对米格-21PF进行了测绘,并带回了KM-1火箭弹射座椅、RP-21火控雷达和R11F2S-300涡喷发动机(当时国内称2S型发动机)等实物。这些实物和测绘资料,是132厂早期时候论证歼-7全天候型的技术来源(当时还称为歼-7三期大改)。随后,132厂去空军某基地做调研,了解到部队对歼-7大改的希望是雷达一定要好,能看多远就看多远;要有空空导弹;多一些仪表设备,降低飞行员的工作量。哪怕为此付出飞机增重、机动性下降的代价,也值得。1975年5月,132厂正式上报了歼-7大改的研制总方案,并取名歼-7III。这个方案计划使用国产645型雷达,并换装涡喷-7乙发动机的改进型,将作战半径增加到400千米。1975年10月,空军同意了歼-7III方案,并表示希望在1978年实现首飞。不过这期间132厂主要忙于歼-7I和歼-7II的定型工作,对歼-7III的资源投入不够,进度比较慢。

歼-7II是当时的重点项目,这是第一个达到好用标准的歼-7型号

1976年5月,中国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埃及访问。这次访问,重点是了解我国从从没接触过的米格-23和萨姆-6防空导弹。另外,也详细考察了全天候型米格-21MF,还拿尺子粗略测量了飞机的尺寸,以便于为歼-7III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这次考察没有拿到米格-21MF的实物,不过确定了以该机来设计歼-7III的思路。这是歼-7III项目第一次大的变更,由基于歼-7II改进,变为基于参考米格-21MF。1977年10月19日,三机部召开会议,传达了上级“要有2000架歼-7,集中力量搞歼-7”的精神。为了落实这个要求,三机部的这次会议初步定出一个目标:1980年之前生产400架,1980年之后完成1600架。这2000架目标里,全天候型歼-7III至少要有600架。为了实现这个庞大的目标,会上还决定,由132厂、112厂和贵州011基地共同负责歼-7的生产。并且,重点是歼-7II和歼-7III。歼-7III的进度总算是加快了一点。

贵州当时只生产过歼-6,还不具生产歼-7的条件

1978年3月,中国组织一个代表团,前往罗马尼亚,再次考察米格-21MF。这次考察收获比较大,拿到了一套飞机说明书(应该是维护手册之类的),以及米格-21MF的P13发动机实物(成为涡喷-13的参考)和双23机炮。

米格-21MF,粗大的背脊和机头是其标识

从罗马尼亚回国内后,三机部于6月份再次召开会议,传达上级最新的精神。即2000架歼-7,要注意飞机的质量。落后型号不要生产。于是,歼-7III的生产数量提到到了1000架(原来是600架左右)。这2000架歼-7要在1982年之前完成,为了这个目标,歼-8也得让路。

讲到这里,笔者真的想说一下,此时已经是1978年6月了,到1982年年底也不过是4年半的时间。歼-7III还处于研发初期,后面还要完成全部的设计、试飞,然后再生产。到底是怎样的底气,才会认为可以在1982年之前可以搞定1000架?参加这次会议的611所所长王南寿,在会上曾经提出,除了全天候作战能力,米格-21MF的性能相比于国内已有的歼-7并无优势,更是全方面落后于歼-8。何不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攻关歼-8呢?但是三机部给的答复是,空军的态度就是要参考米格-21MF,没有商量的余地。

会后,三机部发文,正式确定歼-7III项目由132厂、112厂、011基地和611所共同负责。其中132厂、112厂、011基地负责生产,611所负责设计总设计师是611所的王南寿,不过其他三个厂也分别派出各自的骨干力量参与设计工作。这个“三厂一所”的配置,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为了获得米格-21MF更多的资料,1978年8月又先后组织了两拨人,分别去罗马尼亚(611所负责)和孟加拉(132厂负责),继续考察米格-21MF。1978年11月,埃及赠送的一架米格-21MF抵达132厂。参考的样本越来越多,分歧也开始了。132厂的设计团队主张测绘米格-21MF,然后直接仿制出歼-7III。因为132厂先后测绘了朝鲜的米格-21PF,以及后来的米格-21MF,已经获取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并做了前期技术论证,对测绘有较大把握。但是611所主张对米格-21MF测绘后,还是要自己设计,测绘的东西只作为参考。

1979年2月27日,三机部召开会议,确定了歼-7III选择测绘仿制(尽量百分百仿制,不能仿制的才自己设计)。

因为进度太赶了,没有时间自己设计。

米格-21MF本就严重落后,为了这么个落后飞机,国内还搞的这么纠结

1979年3月份,三机部下达文件,112厂退出歼-7III项目。三个厂生产,变为两个厂(132厂、011基地)生产。此时,1982年前生产1000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了。调整后的进度是要求1982年首飞,1985年前132厂和011基地生产500架。随后到了7月,011基地因为歼教-7的研发任务,也退出歼-7III项目。到了1980年1月,三机部再次发文,132厂的设计力量也退出歼-7III的设计,改由611所独立负责。132厂这些年积累的设计资料,全部转交给611所

1980年6月,歼-7III正式立项。从1978年6月确定“三厂一所”联合研发,到1980年1月改为“611独自研发,132厂负责生产”,一年半的时间都在用于梳理这个合作关系。再到1980年6月正式立项,等于是2年的时间都没有产生实质的进度。这么低的效率,还怎么保证1000架的计划?实际上,歼-7III的设计工作也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一直到1984年4月26日,歼-7III才首飞成功。

歼-7III首架原型机

1985年8月,空军决定将歼-7III的订购数量降为150架。因为涡喷-13的拖累,歼-7III的试飞工作进行了4年。一直到1988年2月,才通过了设计定型。当年,空军宣布,将不再采购歼-7III。不过到了1988年的下半年,事情出现一点转机。为了1989年国庆40周年有新飞机受阅,空军决定少量采购歼-7III,分两批生产了17架。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歼-7III可能一笔订单都不会有。当然,后来阅兵也取消了。随后小幅度改进的歼-7IIIA,空军也是兴致寥寥,只采购了32架。

歼-7IIIA,后改名歼-7D(歼-7III改名歼-7C)

回顾整个计划,导致歼-7III只有这么一点装备数量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2个:1.计划的盲目

1978年的时候(此时还没正式开始研发)还能提出在1982年之前生产1000架,实在不理解提出这个数字的根据在哪里。

当年国内航空业所有的工程,哪个不是动辄七八年,甚至十几年起步的?

而且,在1980年那会儿,空军也开始睁眼看世界了,知道世界航空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歼-7III无论何时搞出来,多是满足不了现代化要求的。

所以1980年时就该取消歼-7III的立项,把有限的资源拿去攻关歼-8II。毕竟歼-7III除了一个全天候作战能力,跟歼-8II比没有任何优势。

而歼-8II当时是已经看到了成果的(歼-8I在80年代初已经服役了),为什么就非得死磕歼-7III这个空中阁楼?

最后搞得从头开始的歼-7III一直到80年代末期才能服役,更加无法满足空军的要求了。

2.效率低前文也说了,光是一个设计主导权的问题,就从1978年6月争论到1980年1月才解决。大量的时间被浪费了,这也导致歼-7III的启动太晚。一步慢,步步慢。

当然,也有发动机拖累的因素。歼-7III是新的,涡喷-13发动机也是新的。新机配新发,航空工程的大忌,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航空业几十年。

2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12-17 02:44

    空军的问题,对自己的需求和研制能力完全无知,三哥二次方

世界的多重视角

简介:不同角度,了解世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