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在美中概股全部退市,香港如何承接?

旁解生活商业 2025-04-17 12:59:20

一切皆有可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

在贸易冲突的当下,如果美做出(财长已经发言)在美中概股全部退市的决定,中概股回归港股,是大概率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如何承接呢?

了解在美中概股的规模

截至2025年3月末,286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总市值为1.1万亿美元(约合8.58万亿港元,1美元≈7.8港元)。

港股目前总市值为40万亿港元左右,也就是说,即使全部回流上市,总市值也仅仅增加20%左右。这个比例,不算太高。

退市后转香港上市的资金需求

中概股退市并在香港重新挂牌,并不意味着所有市值直接转化为香港市场的资金流入。我们不妨做如下假设:

a. 股票流动性与交易量

根据历史数据,中概股在美交易的美国存托凭证(ADR)流动性较低,平均仅占其在中国内地或香港市场交易量的10%。这意味着退市对流动性的直接冲击有限,但转到香港后,需新增交易量来承接这部分流动性。假设退市后,香港市场需要承接原本在美市场的交易量(10%市值),即1.1万亿美元×10% = 1100亿美元(约8580亿港元)。

b. 重新上市的资金需求

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许多中概股可能选择在香港进行双重上市(dual-primary listing)或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而非完全退市后再IPO。二次上市通常成本较低,且不需要重新募集全部市值资金。实际资金需求:重新上市时,主要资金需求来自新股发行(如果有)以及市场对股票的重新定价和交易。假设香港市场需要承接20%-30%的市值作为新增交易和投资需求(基于历史案例,如阿里巴巴2019年在港二次上市时新增融资约130亿美元,占其当时市值的5%左右),则:1.1万亿美元×20% = 2200亿美元(约1.72万亿港元)。1.1万亿美元×30% = 3300亿美元(约2.57万亿港元)。

c. 市场抛售与估值压力

如果中概股被迫退市,大量股票可能涌入香港市场,导致资金分流和估值下降。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抛售股票,香港市场需要额外资金来吸收抛售压力。假设抛售比例为10%-20%,香港市场需额外承接1100亿-2200亿美元(约8580亿-1.72万亿港元)的抛售资金。

综合估算:香港市场可能需要承接的资金规模在1.72万亿至2.57万亿港元之间(2200亿-3300亿美元),加上抛售压力,可能高达3万亿港元。

0 阅读:0

旁解生活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