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习惯,正在悄悄掐断你的财路

木棉说 2025-01-09 10:03:54

曾有人问资深商业顾问张伟,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才华横溢却难以致富?

张伟思索片刻后回答:“人与人的贫富之差,归根结底,在于选择。在这个纷繁的世界,富人擅长抓机遇拓路,穷人则往往在不经意间掐断财路。”的确,在通往财富的道路上,有人走得一帆风顺,有人却步履维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其实,一个人财富的多少,不仅和他的赚钱能力相关,更和他的习惯有莫大关系。有些习惯,看似毫不起眼,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掐断你的财路。就像以下这4种习惯,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只看眼前利益知名高尔夫球运动员泰格·伍兹年少时,有个要好的朋友,球技与他不相上下,但两人最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朋友受不了长期艰苦的训练,便转行去给富人当起了陪练。这个工作不仅轻松,而且报酬丰厚,短时间内便让这位朋友过上了相对优渥的生活。这让伍兹也动了心。他也尝试去做兼职,为此还缺席了好几次学校的训练。这事被教练知道后,教练没有责骂他,只是问他:“你要清楚,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是继续实现梦想,成为职业运动员,还是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成为富人的陪练?”教练的话,让伍兹醍醐灌顶。他意识到,尽管眼前的利益诱人,但如果因此耽误训练,无异于自毁前程。从那天起,伍兹便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到训练中。多年以后,他成为高尔夫球史上最成功的球员之一,创造了连续281周世界排名第一的纪录。而他的那位朋友,在伍兹成名后,便再也无人问津。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短视思维”。说的是有些人急于求成,或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而这种思维往往也是通往财富路上最大的阻碍之一。人生这趟旅程,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或是诱人的一时之利,或是触手可及的安逸。和变幻不定的未来相比,眼前的利益的确让人心动。可若只盯着眼前的半亩方塘,必将错过前方更辽阔的天地。人这一辈子,有许多事都不会如自动贩卖机一样,你投一枚硬币下去,就立刻给你回应。而是要你春播夏耕,最后才能迎来瓜果满地。当一个人能够戒掉短视思维,把眼光放长远,才不会与财富失之交臂。

面子大过天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周万顺毅然决然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家乡,前往温州创业谋生。可在很多亲戚眼里,这无疑是“丢脸”之举,放弃了祖上传下来的安稳基业不做,非要去看人脸色过活。尤其是初到温州之时,他们主要以捡垃圾为生。每天天还没亮,周万顺便带着全家老少,手持编织袋,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时不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冷眼与嘲笑,就连周万顺的儿子,也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丢脸”的工作。周万顺却表示:“比起吃饱穿暖,脸面根本不值一提,做生意,就不能‘不好意思’。赚了钱当老板,那才是真正的体面。”事实也的确如此,周万顺从不在意自己的脸面,什么营生能赚钱,他就铆足劲去做什么。凭着这股劲儿,他有幸得到了一位当地老板的赏识,最终开了自己的工厂,带着全家人实现了财富自由,改写了命运。年轻的时候,不少人都把脸面看得很重,特别害怕在人前丢了脸面。许多事情,虽然也想尝试,但为了所谓的“面子”,始终裹足不前。可你知道吗?在生存面前,面子其实轻如尘烟。它既换不来家人的衣食无忧,也解不了生活的万种惆怅,反而还会让我们画地为牢,受困于当下。当一个人把面子看得越重,就越容易错失赚钱的良机。比起维系好“面子”,不如把自己活成“里子”。成年人最大的体面莫过于:放下虚无缥缈的面子,扛起柴米油盐的日子。

沉迷于舒适安逸心理学上有个“花盆效应”,指的是人若长时间处于安逸的“花盆”中,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从而错失许多潜在的发展机会。向往舒适安逸,是人的本能。然而,人生这艘航船,并非总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港湾,更多时候,它穿梭于波涛汹涌的风浪中。一味沉溺于舒适区,只会堵死自己的出路。作家樊登就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个大学同学,毕业时,在别人还在为工作发愁时,他家里早已给他安排好了一份公路局的收费工作。对此,樊登很不解,同学的专业是科研类,他明明可以在科研领域继续深耕学习,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何要止步于此?一番了解后才得知,同学和他父母都认为这是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可以让他的余生过得安逸。而同学这一干,就是十年。一天,樊登突然接到这位同学的电话。原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他也被取代了,因此想让樊登帮他介绍工作。樊登问他:“你会什么?”同学脱口而出:“会收费。”听完后,樊登便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他。樊登坦言道:“如果一个人十年还在原地踏步,他不自救,没人能帮得了他。”不禁想起一句话:“这世上但凡难走的路,往往都是上坡路。你眼中的舒适,其实是在斩断你所有的退路。”那些舒适安逸的环境,可能不会瞬间就要人性命。但会在日复一日中,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磋磨掉一个人的斗志和能力,待到回过神来,已经再无反击之力。真正的智者,从不会放任自己活在舒适区,而是永远保持几分警醒,居安思危,为自己留有转身的余地。

毫无利他之心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讲过一个颇有深意的故事:在地狱和天堂,都有一大锅面条,但大家只能用一米长的筷子来夹面条。地狱里,人人只想着把面条喂到自己嘴里,结果筷子根本无法触及自己的嘴唇,尽管饥肠辘辘,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条变质。反观天堂,大家互相把面条喂到别人口中,这样所有人都顺利吃到了面条。很多时候,若只顾利己,就会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唯有学会利他,才能为自己迎来新的转机。真正厉害的人,大都有利他之心。娃哈哈前董事长宗庆后,便是如此。他不止一次表示过:想要生意做得长久,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首先要人家赚钱,你才能赚到钱。回看那些年,宗老深谙共赢之道,对合作伙伴,他始终秉持着四六分的原则,自己四成利,别人六成利;对于员工,宗老更是慷慨大方,从不让他们吃亏。也正因如此,娃哈哈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依然屹立不倒。有句话说得好:“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你肯在他人风雨兼程中递上一把伞,别人才会在你前行路上点亮一盏灯。深谙“利他”之道,才是通往财富的最佳渠道。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自己亲手堵住了通往财富的道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一时间可能不会显露其害。但长此以往,实则如滴水石穿,会悄无声息地掐断我们的财路。莫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双眼,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时刻保持全局观;放下面子的桎梏,每一次低头弯腰,都是让自己越来越值钱;打破利己之心,学会利他,方能真正实现共赢;切莫贪图安逸,勇敢踏出舒适区,才能实现破圈,赢得更多机遇。

0 阅读:96

木棉说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