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将至,别忘吃4种“寒食”,遵循传统,祈福全家平安健康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绵延两千余年,是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设,也是唯一一个用饮食习俗来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日初为节时,因为禁烟火,只能吃冷食,被称为寒食节。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除了祭奠先人、踏青出游,各地还有不少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冷食,以此表达缅怀先人之情。寒食节将至,按照老传统,除了吃青团,教你提前准备好4种“寒食”,为全家祈福平安健康,诸事顺遂。

寒食面是配合寒食节的早餐,流行于北方的民俗习惯,是寒食节特色美食之一。
推荐食谱:打卤面

食材:面粉500克;肉酱卤适量。
做法: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团,要略硬一点点,饧半小时左右。

饧好的面团分成两三个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长型小饼,塞入压面机,压成面片。

再用压面条机把面片压成面条。

煮面条,锅中水烧开下入面条,煮开浇冷水,再次煮开再浇冷水,第三次煮开面条煮得恰到好处。

出锅过冷水,然后捞出即可开餐了。

提前做好炸肉酱卤。

捞出面条,浇上肉酱卤,拌一拌就OK了。

寒食粥,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用以缅怀介子推的忠诚和高尚品质。
推荐食谱:三色藜麦杂粮粥

食材:三色藜麦米20克; 大米60克;小米40克;枸杞子适量。
做法:大米和小米分别淘洗干净,三色藜麦米提前淘洗干净,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

电煮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下入大米和三色藜麦米煮10分钟。

然后下入小米,减小火慢慢熬煮,煮至黏稠,下入洗干净的枸杞子搅拌均匀,出锅。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它是山西省清明节传统美食。
推荐食谱:戗面花馍

食材:福临门麦芯粉300克;色素2滴; 酵母2克。
做法:200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送入面包桶,加入酵母,启动和面程序,然后启动发面程序。发酵好的面团揉匀排气,然后揉进干面粉约100克,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

分成2个面团,留出一小块面团做图案,造型寿桃。

留出的面团取大半块加一滴红色食用色素揉匀,剩下部分加一滴绿色食用色素揉匀,按自己设计造型。

两个馒头一个做成福字,一个做成花样,寓意福寿安康。上屉大火烧开,再蒸15分钟左右,出锅。

第四种:寒食润饼
润饼是泉州的寒食节习俗,又称润菜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
推荐食谱:春饼

食材:面粉200克;油适量;盐1克;土豆丝1盘。
做法:面粉中加1g盐,增加筋性,加入常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上边抹上一层油,盖上保鲜膜饧着。

饧好的面团不用再次揉面,直接整理成长条状,均匀的切成大小相同的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小饼,中间略厚一点,表面刷一层油。

然后撒适量的干面粉,上边再摞一个小面饼,这样操作防止面饼相互粘连。取一组小饼,用手按压至表面平整,两面都按压一下,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大饼。

两组面饼都擀成薄饼,码入蒸屉,冷水入锅,大火烧开,蒸10分钟即可出锅。蒸好的春饼不是很规则,取出来上边扣上大小合适的碗,用刀划出规则的圆形,

卷土豆丝、各种蔬菜都是美味。

寒食节将至,别忘吃4种“寒食”,遵循传统,祈福全家平安健康。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