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生如逆旅,当不断精进,方能日臻完美。
若沉溺于抱怨,止步不前,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将坠入不幸之深渊。
故曰:一个人“不幸”的迹象:开始抱怨。
一、 挑剔之心,乃抱怨之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岂能尽善尽美?
若以苛刻之眼,审视他人之过,挑剔世界之不足,则终日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挑剔之人,人缘寡淡,知交甚少,孤独终老。
当以包容之心,待人接物,欣赏他人之优点,体谅他人之不足,方能广结善缘,和谐共处。
“求全责备,适以害事”,求全责备,不仅无益,反而有害,适可而止,才是处世之要。
《菜根谭》有云:“待人宽一分是福,处世让一步为高”,宽容待人,方能化解矛盾;退一步海阔天空,方能心平气和。
放宽心胸,减少挑剔,方能远离抱怨,拥抱幸福。
二、 抱怨之语,乃内耗之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吐莲花,则人悦己乐;恶语相向,则损人不利己。
抱怨之语,如毒箭穿心,伤人伤己,损耗精气神。
常怀抱怨之心,则易生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愤怒等,使人身心俱疲,精神萎靡。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慎言慎行,谨言慎语,方能避免无端树敌,招惹是非。
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反思自身不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脚踏实地,奋发图强。
将抱怨化为动力,以积极行动改变现状,方能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三、 心生抱怨,乃不幸之先兆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福由心造,祸亦由心生。
心怀善念,则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心生抱怨,则祸不单行,厄运连连。
抱怨,如瘟疫般蔓延,侵蚀心灵,扭曲人性,使人沉沦堕落,最终走向不幸。
《道德经》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减少欲望,放下执念,方能清心寡欲,自在逍遥。
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以乐观精神战胜困难,不抱怨,不气馁,不放弃,终能摆脱困境,拥抱幸福。
“自助者,天助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强不息,提升自身能力,创造美好未来。
“境随心转,相由心生”,改变心态,才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