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布一百篆文:小布一百含义:“小布” 表明其在布币体系中等级较低,“一百” 代表此枚布币的面值为 100 枚五铢钱。幺布二百篆文:幺布二百含义:“幺” 有 “小” 的意思,“幺布” 体现其为次小的布币,“二百” 表示面值为 200 枚五铢钱。幼布三百篆文:幼布三百含义:“幼” 意味着年轻、初级,“幼布” 指这是较为初级的布币,“三百” 代表面值是 300 枚五铢钱。序布四百篆文:序布四百含义:“序” 可理解为顺序、序列,“序布” 表示该布币在序列中的位置,“四百” 说明面值为 400 枚五铢钱。差布五百篆文:差布五百含义:“差” 有等级差异的意思,“差布” 体现其等级差异,“五百” 代表面值为 500 枚五铢钱。中布六百篆文:中布六百含义:“中” 表示处于中间等级,“中布” 说明该布币为中等面值的布币,“六百” 即面值为 600 枚五铢钱。壮布七百篆文:壮布七百含义:“壮” 表示强壮、较大,“壮布” 指这是较大面值的布币,“七百” 代表面值为 700 枚五铢钱。第布八百篆文:第布八百含义:“第” 有次第、等级的意思,“第布” 表明其在等级序列中的位置,“八百” 表示面值为 800 枚五铢钱。次布九百篆文:次布九百含义:“次” 表示仅次于最高等级,“次布” 指该布币为次高面值的布币,“九百” 代表面值为 900 枚五铢钱。大布黄千篆文:大布黄千含义:“大” 表示最高等级,“黄” 在古代常象征贵重,“大布黄千” 意味着这是最高面值的布币,“千” 即面值为 1000 枚五铢钱。

特点书法艺术:十布币上的篆文均采用悬针篆,其笔画纤细如针,末端尖锐,整体线条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而且同一字在不同布币上写法有所不同,变化丰富,如每个 “布” 字和 “百” 字都各有特色。铸造工艺:这些布币铸造工艺精湛,币身轮廓深峻,面背都有周廓,正面轮廓尤其清晰,背面相对浅平,部分布币的外郭隐约呈现双线状,充分体现了新莽时期高超的铸币技术。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新莽币十布,由于铸造精美,历来倍受藏家追捧。此组十布币包括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和大布黄千共十种。露铜部分呈青黄色,币身较硬。钱文细挺,生动流畅,面背肉好,皆有周廓,轮廓深峻,背面较浅平,有的外郭隐约呈双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