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学习状态,课堂学习内容,听懂七八成,不清楚的知识点,课后进行思考并借助做题提升,再不清楚的内容请教同学和老师,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思维拓展,需要突破思维舒适区。
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学习效果不好,课后就要面临更大的思维压力,这就促使学生更注重课堂45分钟学习效率,并尽量会追求和老师思维同步,以获得更高的听课效果。
但即使如此,他们在平时的考试中,也会出现一定量错题,这些错题体现出知识点薄弱之处,使得他们很清楚那些板块需要提升,通过考试显示问题,再不断解决问题,知识体系逐渐巩固,自主思维能力也得以提升。
而长期的培训,尤其是大培训的机构,不管课堂内容有没有听得懂,课后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补上,但不是课内的知识补充,而是另一套学习体系,直接一做题为目标的体系,即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但可以知道怎么做。也就是遇到什么题型,用什么模型套用。
对于思维力不足且不愿意思考的孩子,这种以做题为目的方式,学习更轻松,对于课内引导思维的学习方式开始抵触,认为课外培训效果优于课堂,课堂老师或者能力不行,或者有所保留,那种简单提分的方式不讲。而在平时考试中,课外培训做题正确率更高,但并不是学生掌握更好,而是通过技巧培训做对题目,掩盖了知识点掌握的不足。
但在进入高中以后,知识难度提升,课堂讲解需要的思维投入度更高,而课后很难再通过做模型的方式提分,初中过度依赖培训班的孩子,自主思维能力不足劣势开始显现,学霸变学渣情况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