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湖北副省长之子,48岁担任青海省长,54岁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8-05 21:06:52

1999年六月的一个清晨,田成平从青海的岗位,调往山西,承担起省委书记的重责。

中央的谈话犹在耳畔,他便匆匆踏上了前往晋中的列车。

54岁的田成平,曾是清华大学土建系的学子,人生大半世纪光阴,皆献给了人民。

从一九八三年起,他的足迹遍布燕山至西城,后至高原之上的青海,十一年时光,从副书记到省长至书记,历经风霜。

就在他到达山西的第十天,田成平返回青海,对那些日夜相伴的干部与民众作了一番诀别。

原湖北副省长之子,48岁担任青海省长,54岁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红色家风继革命

田成平自幼沐浴在红色家风之中,从父亲田英那里继承了革命的精神与行动的力量。

田英,从普通农民家庭走出,于1942年10月披荆斩棘投身革命事业。

194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桐柏行署到湖北省商业厅,从副科长到副厅长,每一步都踏实稳重。

1956年10月,田英被任命为湖北省商业厅副厅长,进而历任荆州地委委员、宜都工委财贸部长,直至宜昌市委第一书记。

1959年,他在宜昌提出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钢铁般的决心和细致的策略,大力调整国民经济,关停亏损工厂,精简机构,压缩人口,效果显著,为宜昌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英的生涯几乎与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他总是身着重达四十斤的铁衣,这是战争时期留下的创伤的见证,也是他坚强意志的象征。

他的足迹遍布宜昌的每一个角落,从水泥道路到大型水电站,每一次奔波都是为了宜昌的明天。

宜昌的第一条水泥马路,正是在他的指挥下铺设。

葛洲坝的建设中,他亲自为征地和移民问题奔走呼号。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的成功融资,更是借助他与加拿大政府的协商,成就了中国地方投资主导的水电工程典范。

1965年,宜昌这座小城,便在田英的手中焕发了非凡的光芒。

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自1962年起,竟一跃增长了48%,在连绵三年的岁月里,工农业生产迎来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春风,逐年蓬勃上升。

1978年二月,田英被调往湖北省革委会,担任副主任。

他的足迹未曾停歇,继而兼任众多重要职位,从省建委主任到省人防办公室主任,再到省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

1979年7月,他晋升为中共湖北省委常委,1980年一月,更是跻身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兼任省经委和省教委主任。

至1986年五月至1995年九月,田英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颠峰,他成为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多次出席党代会与人大会议。

岁月不饶人,1996年,他离职休养,直至2013年五月二十五日,病逝,享年89岁。

在田英的一生中,他不仅以高官的身份为政、为民造福,还在这过程中培育了一位非凡的继承者——田成平。

田成平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志业,而且更进一步,攀登至更高的中央层级。

红旗下成长,青山间成才

1974年10月5日,宜昌郊外杨家湖畔,荒凉的土地上,红旗飘飘,口号震天。

解放军801部队的勇士们,携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万余人聚集一堂,在湖边那片由推土机整平的荒地上,隆重举行了集会誓师仪式。

这一天,标志着湖北化肥厂建设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这热火朝天的建设潮中,田英是化肥厂指挥部的党委书记,几乎将工地作为了第二个家。

田英的六个子女在家中,由于夫妻俩工作繁忙,多是与保姆为伴,最小的女儿几乎记不得父亲的面容。

外界可能以为,一个副省长的儿子,从小生活定当优渥。

然而,在田成平和他的兄弟姐妹的回忆中,童年最深的烙印竟是“饥饿”。

尽管父母双双有工,家中还是经济紧张,因为六个孩子和四位老人的生活支出如山重。

在田家,新衣如年画般珍贵,一年仅此一套,由长至幼,依次传着穿。

唯独被宠爱的小女儿,每逢新年,总能穿上一件新衣,因为她是家中唯一的小公主。

即使是宜昌市委书记的田英,也只能在单位的小食堂享用简单的餐食。

每次吃饭,他总是省下一口饭,默默带回家,留给那个最小的女儿。

这份偏爱,是田成平和他的兄弟们未曾有过的。

他们在饥饿时,只得像其他山区孩子一样,跑到山上捕麻雀,田里捉青蛙。

那些没有油盐的日子,只要能填饱肚子,便成了美味。

田成平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无声地观察着父亲廉洁为民的作风,深刻地铭记在每个孩子幼小而坚韧的心中,种下了不为物质所动,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1962年的一份清华大学入学名单中,有一个名字——田成平。

他以卓越的成绩被土木建筑工程系给排水专业录取。

能够进入如此高等的学府,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到了1968年,田成平被派往安徽省霍邱的城西湖军垦农场下乡锻炼。

那里的生活远不如清华园的书香气息,土地贫瘠,生活条件艰苦,但这段经历却磨砺了他的意志,锻造了他的人格。

1970年5月,田成平回到首都,任职于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胜利化工厂的宣传科干事,而后不久便步步高升。

1973年1月担任总厂团委书记,1974年10月又升任前进化工厂的党委副书记。

田成平的职业生涯如同坐上了一列高速前进的列车,一路高歌猛进。

1983年9月,他更是跻身于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党委副书记的高位,1984年10月,跨入更为重要的政治舞台,担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1988年初,田成平的人生舞台转移到了遥远的青海,从北京的中心到边远的省份,他先是担任省委副书记,后又被推选为省长,终成为省委书记。

青海,这片在中国版图上占据1/13面积的大省,在当时的经济格局中显得微不足道。

田成平上任时,青海人口仅460万,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0.35%,处于贫困之列,发展潜力却不容小觑。

青海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能源储备,田成平坚信,这里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他将这片贫瘠的土地视为一块待雕的玉,只待精心雕琢,便能发光发热。

田成平践步似乎未尝停歇。

十年间,他深入青海的每一处山川湖泊,每一次踏访都是一次深刻的调查研究。

无论是跨过冰冷刺骨的河流,还是攀登峻峭的高山,他都身体力行,走遍了青海的大江南北。

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振兴青海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旨在唤起这片古老土地的新活力。

青海因此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与文化建设如春笋般迅速崛起,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新局面。

1999年的一个夏日,田成平接到调令,离开了他深耕多年的青海,转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随后的几年中,他的职务不断上升。

从山西省政协主席到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再到200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2008年至2014年,他更是担任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一职至关重要,关乎国计民生。

在山西任内,田成平未曾忘记在青海的行走经验。

他常常下乡,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下乡,而是真刀真枪地插足田间,听取农民疾苦,察看水土流失,研究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

在这些实地考察中,他为山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出的方针政策不仅指向当下,更照见未来。

在他的引领下,山西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飞跃,在社会保障和农村工作领域也展现了新的面貌。

平实深沉践初心

田成平的从政风格,如同他本人一般,既平实又深沉。

他的特点之一便是“下沉”到一线。

早年在燕山石化时,他更多的身影出现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而非静谧的办公室。

至于在青海任职期间,他更是亲自走访了青海的每一个县市,用尽心力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至于他在山西的初期表现,更是颇具匠心。

他并未选择高调地“烧三把火”,甚至罕有发表言论,以至于当地有人半开玩笑地称他为“哑巴书记”。

然而,熟悉他的人清楚,田成平此时并未真正展开行动。

他始终保持着激情与理性的平衡,没有急于表达,而是选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

他的足迹遍及山西的煤矿、农村、晋北及晋南、

每到一处,既深刻感受着那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又细致察觉着这片贫瘠土地中蕴藏的无限希望与活力,深思熟虑如何让这个兼具能源与老工业基地的山西焕发新的生机。

田成平曾在青海与山西两地均提及一句话:“功成不必在我。”

他不以个人成就为追求,而以地方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面对两个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他明白自己的使命:在有限的任期内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成绩,而是为了可持续的进步。

2005年春,田成平迈出了从地方行政最高领导到国家级部门领导的一大步。

不再是掌控一个区域的方方面面,他的新岗位需专注于“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及劳动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这是一种由广及精的转变,责任之重和范围之广,皆不亚于前任职务。

若说过去他是在山川湖泊间穿行,关注的是地区的面面俱到,那么现在,他的舞台则是全国,专注的则是深奥而专业的社会保障体系。

田成平的日常从此与社保、就业、户籍紧密相连,这三者如同他新生活的三根支柱。

作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他面对的是全国的就业难题和社保挑战。

2006年,当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热点,田成平在各种公众场合坦诚地提出,“今年将有124万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占到了全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的三成。”

在那年的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及一个农民工迟迟拿不到工资的问题,田成平立刻回应道:“这件事,你就交给我吧,我帮他去要。要不回来,我再找最高法院院长肖扬!”

当国务院决定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时,田成平表示这是一个极好的决策,它有利于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统一的资源市场,同时整合从就业到社会保障的各个系统。”

这样的变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田家父子,一脉相承,都以深沉的责任感和对人民深切的关怀执政。

他们的治理,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田成平的行政生涯中,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