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项目接续落地,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跑出“光谷加速度”

武汉发布 2025-04-14 16:58:43

投资120亿元的先导稀材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实质开工,不过4个月;相距不远,长飞先进武汉基地进入设备最后调试阶段,预计今年5月实现量产通线。

从首届九峰山论坛举行,光谷宣布打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灯塔和产业高地至今,短短两年,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启动,天工芯测、驿天诺等配套项目奔赴而来,占地10平方公里的九峰山科技园拔地而起,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创新极核,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从“点上开花”迈向“链上成景”。

又是一年春草绿,4月23日至25日,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九峰山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九峰山论坛”)将再度在光谷举行,产学研用“大咖”云集,共论化合物半导体创新未来。

“今天的九峰山论坛就像一粒火种——我们期待它点燃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的燎原之势!”近日在中国光谷新闻发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向全球发出邀请:以九峰山论坛为新起点,共同见证化合物半导体的“光谷加速度”!

关键技术接连突破,九峰山实验室“创新生态圈”蓬勃发展

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高度决定了产业高度。

以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重要的衬底市场为例,国际研究机构预测,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市场将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 2029年将达到33亿美元。Yole Group分析师指出,化合物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向大直径衬底过渡的关键时刻。

上月,九峰山实验室对外宣布,国际首创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保证氮化镓高性能的同时,又兼具硅基的低成本,“让科研院所、企业都用得起”。

九峰山实验室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衬底。通讯员供图

制作半导体犹如建房子,衬底就是房子的地基。化合物半导体衬底的直径越大,在单片衬底上可制造的芯片数量越多,制造单位芯片的成本也越低。由于严苛的材料生长条件、高度复杂的工艺等瓶颈制约,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机构可小批量生产2至4英寸氮极性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衬底材料,且成本很高。

九峰山实验室的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更为射频前端等系统级芯片在频率、效率、集成度等方面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推动下一代通信、自动驾驶、雷达探测、微波能量传输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

“连续挑了几个硬骨头在啃。”在九峰山实验室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九峰山实验室研究中心无线领域首席专家吴畅介绍,实验室成立之初就已超前布局以氮化镓材料为核心的研究,现已全方位从材料、器件到产业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时间回到2023年4月,九峰山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光谷建立起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和创新中心。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九峰山实验室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发与创新,集中火力攻关“卡脖子”难题,接连取得了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异质集成“芯片出光”等“里程碑式”成果。

伴随着关键技术的接连突破,产业链堵点、卡点、断点被打通,九峰山实验室的“创新生态圈”也在蓬勃发展,迄今已吸引5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寻求合作,30多家企业比邻而居,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光谷走出。

携手九峰山实验室,华工科技研制国内首套高端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系列装备,多项关键指标全国第一;驿天诺成功交付国内首套高功率晶圆封测设备,核心零部件实现100%自研。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光谷点亮化合物半导体“世界灯塔”

4月9日,位于东湖综保区的先导稀材高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芯片产业化基地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

总部位于广州的先导科技集团是全球稀散金属龙头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实现8英寸砷化镓衬底、6英寸磷化铟衬底的厂商,砷化镓出货量居全国第一、全球前三。计划投资120亿元的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填补光谷光通信及激光产业所需半导体衬底、外延材料的空白。

“这里不仅是研发、生产基地,更是华中总部。”项目负责人熊威频繁往返于广州和光谷之间,在他看来,武汉九省通衢,既是科教重镇,又有产业集聚的优势,“沟通客户、招聘人才都非常方便”。

据了解,目前项目已全部封顶,一边招聘人才一边设计产线,计划年底前实现部分投产。熊威感慨,从2024年3月签约,到同年7月实质开工,再到今年1月冲刺封顶,“这么大体量的项目,这么快的建设速度,非常不容易。”

同样见证百亿级项目建设“光谷速度”的,还有相距不远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

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结构封顶,长飞先进厂房建设耗时不到10个月,首台晶圆厂工艺设备也已于去年底搬入。“不到一年半时间,我们从一片荒地上起步,建成国内最大碳化硅芯片生产基地。”长飞先进总裁陈重国介绍,武汉基地已进入设备最后调试阶段,预计下月实现量产通线。

两年前,首届九峰山论坛举行。开幕式上,围绕打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灯塔和产业高地,光谷发布九峰山科技园区规划,设立产业基金,签约项目总金额近300亿元。

2024九峰山论坛备受业界瞩目。

以九峰山论坛为冲锋号,化合物半导体上下游企业集聚光谷。仅在10多天前的一场招商对接会上,就有10个泛半导体项目签约落户光谷,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全产业链条。

与九峰山实验室一路之隔,占地10平方公里的九峰山科技园已轮廓尽显。据了解,园区边建设边招商,目前已被全部预定。

“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生态厚积薄发,全面起势,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创新极核,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介绍,下一步,光谷将推出第三代半导体专项扶持政策,建设化合物半导体学院和孵化加速基地,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创新街区,成为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世界灯塔”。

龙头企业领衔,产学研用合作唱响“集结号”

作为由两种或多种元素构成的半导体材料,化合物半导体以其优异性能成为光电子、无线通信和电力电子等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材料,被视为我国半导体行业换道超车的机会。

“当前正值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的历史关键期。”去年的九峰山论坛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强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重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把断点、堵点解决,打通产业链,用10年时间全链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本届九峰山论坛首次实现科技、产业、文化三维联动,3天近200场主题演讲报告之外,还邀请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0家领军企业及行业新锐参展,涵盖材料、设计、设备、制造及终端应用全产业链,规模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本届九峰山论坛将于4月底举行。

其中,在制造端,三安半导体、英诺赛科等国内头部Fab(晶圆制造工厂)厂商重磅参展;在设备与材料端,EVG、赛默飞世尔等国际知名企业,北方华创、云南锗业、拓荆科技等国产龙头企业领衔参展;在设计端,特设的EDA专区内,将汇集华大九天、luceda等海内外EDA企业。

近年来,化合物半导体得益于其在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届九峰山论坛特设新能源汽车与超充技术展区,东风汽车、华为数字能源、蔚来能源等企业将精彩亮相。“公众将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合物半导体正在‘激活’我们的共同未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耿博说。

洁净室系统集成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华康洁净将以战略合伙人身份亮相本届九峰山论坛。一个多月前,这家光谷本土上市企业成功中标武汉东湖综保区生物医药及集成电路产业配套设施焕新升级(二期)项目。

“期望通过本次论坛,了解行业动态,与上下游半导体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华康洁净副总经理谭思晨说,公司将集中推出洁净室系统集成化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服务,为塑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风向标贡献力量。

以会促展,展会联动,九峰山论坛一年一个台阶。在共探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创新方向、推动化合物半导体科技进步之外,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期望,通过九峰山论坛,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让九峰山论坛这座‘产业技术灯塔’,永远照亮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长江日报记者李琴 通讯员张希为)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