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为何屡遭尴尬?读史学会如何向领导劝诫

好哥聊历史 2023-06-12 09:58:28

古往今来,治理政事,总离不开进谏纳谏,而多少悲剧喜剧,就由此而产生。为什么进谏难,纳谏难? 人们总是归咎于当政者的道德,若是忠臣,便应能“冒死直谏”;若是贤君,则当能“从谏如流”,当然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但是还不够彻底,纳谏从人性上,是非常有难度的,且听好哥分析一下。

一、纳谏的难点

理论上讲,纳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君主治理天下,无论怎样,能力都是有限的,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所以需要设置百官机构共同治理。可是设了百官和机构,皇帝又不听他们的谏言,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从君主这个角度讲,纳谏是应尽的义务,但是,纳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咱们当皇帝可能更难纳谏。为什么呢?

首先,人性的弱点。人生活在群体中,都会关心自己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在群体中发展的好,形象高大,总是被表扬,被人羡慕,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我们都渴望自己被表扬,讨厌被批评。皇上纳谏,忠言逆耳,就是接受来自臣子的批评,对于所有人来讲,接受别人的意见都非常难,知易行难,这是人性的弱点。

其次,权力的弱点。权力是在群体组织中运行的,权力运行规则是由上而下,这是权力的艺术规则。所以上级批评下级,是简单的、容易的、应该的,即使批评错了,也没有办法,因为上级有权力批评你。但是,纳谏恰恰相反。纳谏是反过来下级批评上级,它跟权力的运作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做起来就比较难。纳谏因为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运行规则,起了妨碍的作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次经典劝诫

第三,好话谗言真伪难辨。“纳谏”还有一点很难,就是要明辨是非。读史不难发现,古代君王听信佞臣谗言而败国的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君王为何会信佞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佞臣常曲意逢迎,善于献媚,讨君王欢心;二是有些佞臣的谏言同样听之有理,难辨真伪。现实中也不乏类似现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以花言巧语博取决策者的信任,从而影响决策,为自己谋取利益。皇帝高居庙堂之上,不知百姓疾苦,很容易混淆视听,还要兼听则明,去伪存真,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二、劝谏的技巧

劝谏的第一个技巧就是必须具备恭敬之心。劝谏本身就容易被其他人抓住劝谏者对领导“不恭敬”把柄的,因此在劝谏的行文或是言语中,首要一定是保持劝谏者对于领导的恭敬之心。其中特别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劝谏,如果确实是没办法,环境无法避免能私下与尊贵的被劝谏之人沟通,那也需要用“拖字诀”委婉的提出,而非是正面硬刚。特别是如果能照顾对方情绪,以过去的共识为基础之下去谋求当下之共识,就容易达到效果。

第二就是劝谏必须要把握好时机与火候,时间不对,特别是劝谏的时机与对象当下所处的环境非常冲突,那么问题解决的难度就会大幅度增加。比如说领导本来心情就不好,这时候劝谏就是往枪口上撞。通常来说,劝谏的时间与场合上,一早一晚不合适,心情不佳不合适,节假宴请也不合适。

第三就是劝谏者一定要明确,自己并非就一定是真理的掌握者和代言人,不要以一种真理在我的姿态出现在纳谏者面前,以一种不听我的就会吃亏的心态去向别人劝谏,特别是向领导劝谏。何况,劝谏者的认知也有偏颇。如果这么做,效果上必然大打折扣,领导就算知道错了,也要想自己偏要撞一下南墙怎么了?劝谏方是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只是把想法传达给对方,并非一定就是最终的真理与结果。

第四就是劝谏一定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话去说,特别是别人的语境中常说的话开展劝谏工作。如果对善于清谈之士进行劝谏,则一定多以老庄哲学进行类比;如果对熟悉历史的人进行劝谏,则一定多以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得失去劝谏;跟科学家举屠夫的例子,科学家不服气,跟屠夫举科学家的例子,屠夫听不懂。人与人的认知不一样,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规劝,举对方听得懂的例子,这样才能说到对方心坎里去。

三、善于纳谏的君主

纵观历史长河,但凡政治开明、王朝兴盛的时期,往往都有一个虚己受人、广开言路的君主。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不久就下诏废除“诽谤妖言法”,以肃清谏言的障碍,促进西汉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走向鼎盛。有时,汉文帝在路上也会停车,接过访民奏章,并说:“可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放一边,这有什么要紧呢?”

汉文帝十三年,太仓令淳于意犯罪,其15岁的小女缇萦随其一同上京领罪,她上书文帝:“死者不可复生,受肉刑者不能恢复原状。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缇萦的勇气和孝义,感动了孝子刘恒。同年,文帝诏令天下,废除了三种肉刑,将同等罪行改为以笞刑惩罚。

北边的匈奴一直是刘恒的心腹大患,一次他对冯唐说,要是我有李牧那样的良将,就可以狠狠地教训一下匈奴人。冯唐却怼了回去,他说,要是真的有这样的猛将,陛下恐怕也不懂得怎么用,刘恒听后瞬间脸色大变,气得挥袖而去。

事后文帝并没有生气,他招来冯唐问“不懂用名将”一事,冯唐先跟刘恒道歉,然后再说,朝廷有一位良将名叫魏尚,他体恤士卒,作战有功,就因为无意错报杀敌数量被免职,大家都觉得他很冤。

刘恒听后不但没有责怪冯唐的不敬之罪,还采纳了他的建议,将魏尚官复原职。当然给刘恒提建议的远远不止冯唐。因为刘恒善于纳谏,他身边集聚的直言谏臣越来越多,使得朝中弥漫着一股正义之气。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能克己纳谏,克服自我,接受别人的意见。为什么别人做不到,他能做到?唐太宗有特殊之处。唐太宗上台不合法,他求治心切,更希望用正面的成绩来弥补或者是改变大家对玄武门之变的印象。人的成绩更大的话,大家就会看轻他的缺点和不足。想治理好天下,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接受大家的建议即纳谏。

唐太宗即位时,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筹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掉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获得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锋利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定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否决,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嘴,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慨而杀人。争辩的功效,唐太宗折服了,而且称赞戴胄秉公功令。

唐太宗与魏征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应难堪,下不了台。不外过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本身避免过掉。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攻讦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更正自已过掉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很是哀痛,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酬报镜,可以明得掉。……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代皇帝,他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深受百姓爱戴,甚至是敌国的首领也敬重他。虽然在位期间没有将“庆历新政”完成,但是他无疑将皇帝这个职业做得十分出色,所有君王具备的优点他都具备。也不负他的谥号“仁”。赵祯拥有许多身为皇帝该有的优点,善于纳谏就是其中之一。

宋仁宗

谏官王素劝谏赵祯不要亲近女色,近日确有美女进献给他,宋仁宗很中意,想留下她。王素说,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有不舍,但还是命令太监,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马上送她们离宫。

一天,赵祯退朝回到寝宫,呼唤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见仁宗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何奏折。仁宗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皇帝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十分过分。赵祯没有接口。太监问赵祯是否会采纳,如果采纳,请以自己为削减的第一人。仁宗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将宫人二十九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皇后认为梳头太监为多年亲信,不该如此。仁宗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纳谏,可以下情上达,可以群策群力,可以建立一个制度平台,是政治文明的一个时代表达。

皇帝接受大家的意见,实际上是大家帮助皇帝掌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样就使得最高权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了最高的理性,减少犯错误的几率。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才是真正实现了“广开民智,智武合一,才是民富国强之道”。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