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子学问见长,父亲全盘否定,儿子迷惑不解仍认真悔改

尔文史读 2022-08-12 16:09:07

清朝咸丰年间,云南永昌有个名叫胡悦来的年轻读书人,因其父亲胡广学是个颇有建树的大秀才,从小受父亲影响他聪明好学,也颇爱读书习文。渐渐长大的胡悦来因为刻苦用功,就有了满腹经纶,也很有才华。

作为父亲的胡广学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已经年老的他,就把搏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胡悦来的身上。让胡广学更为高兴的是,儿子做学问进步很大,尤其是才学广博,更能与自己就天下大事辩论得不分上下。

不过,胡悦来虽然博学,也是个可造之才,可他在待人处事方面却不足以令胡父满意,有时甚至还会惹来令人哭笑不得,也因此而大失礼节的麻烦。

对此,胡广学几番三次对儿子说教,并在儿子每次外出,与人打交道时反复叮嘱,希望他在外面要谦卑,说话时不要得理不饶人,要他记住“得让人处且让人”的道理,然而效果并不怎么显著。

这一天,胡悦来又要出去和文友们相聚,临出门时,胡广学把他叫过来,再次叮嘱他,在外面说话要注意分寸,尤其是面对弱者和长者时,千万不可仗才自恃,不可一世。胡悦来知道父亲是关爱自己,满口答应着就出了门。

谁知,这一天胡悦来在外面和别人辩论时,仗着自己的才学,将对方彻底惹恼了。让胡悦来没有想到的是,对方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除了当场很不客气地将胡悦来教训了一通之外,他一气之下还提前离席,跑到了胡悦来的家中,把胡悦来在胡父面前数落了一通。

这位老者和胡广学是故交,说到最后时,他毫不客气地说道:“我说胡兄呀,令郎是很有才学的,可是常言说‘子不教父子过’,令郎如今成了这个样子,与你这个做父亲的脱不了干系呀!”

胡广学知道儿子的品行,听了老友所说后,自知理亏,就赶紧连连代儿子向老友道歉,并表示回头一定好好教育儿子。

到了傍晚,胡悦来摇摇晃晃地回来了。一进门就吆喝着说要吃汤圆,母亲赶紧去张罗,胡广学却喝住了忙着去煮汤圆的妻子,让她把儿子叫到了书房。

胡广学叫胡悦来跪在面前,喝问他今天都干了些什么。已经被老者训斥了一通的胡悦来自知理亏,就低头向父亲认了错,并承诺自己一定要改,也一定能改。

胡广学见儿子态度还算诚恳,就将儿子拉起,让他坐了下来。父子二人对坐,胡广学随口问了儿子一个问题:“咱们家来了两个客人,一位非常干净,一位却是很脏。如果我请他们洗澡,你想想看,他们哪个会洗呢?”

“当然是很脏的那个洗!”胡悦来不假思索地说。

“嘿嘿,错!”胡广学毫不掩饰自己的笑,“就你这个思维方式,还敢和别人辩论。应该是干净的会去洗。你好好想想呀,因为干净的人到了哪里都是爱干净的,而脏的人根本把脏当回事儿。”

胡悦来有些服了,就顺嘴说:“照父亲您所说的,是爱干净的人会洗。这个我明白了!”“你明白什么了呀!你再好好想想,到底是谁去洗了澡了?”胡广学脸上显出了诡异。胡悦来有些迷惑了,但他还是顺着父亲的问话答道:“就是干净的。”

“你还是想错吧,最终去洗澡的,就是那个脏的。”胡广学诡异地笑了,“因为干净的人已经没有必要再洗,而脏的人却很需要洗。你想想看,人们总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是不是这样?”

“那这样看来,一定是脏的洗了澡了,对吗?”胡悦来又顺着父亲的说法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你呀!就这点认识水平,你这个思维方式,以后就不要和别人争辩了。你说是脏的洗了澡,这还是不对的。”胡广学的笑更加诡异了,“干净的人有洗澡的习惯,脏的人有洗澡的必要,所以,这下你该知道是谁洗了澡了吧!”

胡悦来被父亲的说法彻底弄懵了,他结结巴巴地答道:“难道是他们两个人都去洗了澡?”很明显,胡悦来这回不自信了。

“呵呵,你又错了!”胡广学对儿子不自信的推测不置可否,“为什么说你又错了呢?因为干净的人不需要再洗澡了,而脏的人,他不喜欢洗澡。”

“那么,难不成,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去洗澡?”这下,胡悦来更迷惑了,但他的回答对父亲胡广学来说已经不重要。

胡广学笑了笑,然后脸色一变,很严肃地说:“其实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诡辩。你是不是觉得每个答案都有道理,都站得住脚,而且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一样。”胡悦来听到这里,羞愧地低下了头,他对自己一段时间以来,与别人无休止地辩论感到了不安。

此后,胡悦来变得沉默起来,他努力克制着自己,不去和别人争论什么,凡是遇到别人在争论时,他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认真地思考着。几年后,胡悦来变得更加睿智,学识大长的他终于博得了功名。

读而有悟:逻辑正确,答案却似是而非,这就是诡辩。实际上,突破人们的常规思维,从需要、习惯等角度去看待和回答问题,很多问题都会出现多种可能性。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