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男子不顾劝阻,执意在沙漠养鱼,9年赔光10亿,现在如何了?

黑夜纵谈 2024-12-11 17:30:40

“疯了吗?谁会跑到沙漠里去养鱼!”

甘肃一位男子扎根甘肃的沙漠九年,直接赔光了10亿元,外人都对他的选择十分不解。

后来一场洪水冲毁了渔场让他损失惨重,可他看到天灾后的“烂摊子”却笑出了声:“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这个“奇葩”男子名叫何延忠,他的老家就在甘肃永登的一处沙漠边缘,小时候他就会和小伙伴一起玩沙子,可以说他从小就和沙漠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这处沙漠也让他的家乡深陷贫困中,一旦起风就是漫天黄沙,对居民来说出行都要眯着眼睛。

更别提稀少的降雨量和根本留不下水的地表,让这里连最基本的农业作业都很困难,根本就留不住年轻人。

何延忠心系家乡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可他也没什么好的想法,直到1988年何延忠偶然在一份报纸上了解到了红鳟鱼。

这红鳟鱼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种鱼可是很名贵的,我国的红鳟鱼还是源于一次朝鲜赠送的“国礼”。

不过这种外来鱼完全不用担心泛滥的风险,因为它非常娇贵,对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只能养在高海拔地区。

红鳟鱼肉质鲜美、营养全面,再加上它的苛刻养殖条件,所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果可以养殖的话那经济效益很高。

何延忠是脑子很活泛的,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家乡的药王泉或许就满足条件,没多想他立马就赶回去考察。

他老家不是常年干旱吗,怎么还会有满足条件的地方呢?这就和那的地理条件有关了,永登就在祁连山旁,这口药王泉就是靠冰川融水补给的。

药王泉远离了污染水质非常好,还因为靠着冰川融水导致它水温比较低,夏天也就8度左右,换做一般的鱼根本就不适合生存,可对红鳟鱼那不就巧了不是。

1986年,经过一番考察后,不出意外药王泉确实特别适合养殖红鳟鱼,当时对私营经济还是多有限制的,而药王泉归属村集体,何延忠就想要说服村里的乡亲一起办个集体养殖场。

虽然何延忠说的信誓旦旦,可是村里乡亲还是很犹豫,毕竟大家都不富裕办养殖场那要出钱的,如果亏了的话都承受不了。

知道乡亲的担忧后,何延忠直接就担保只要大家跟着他干,头一年的钱他全包了,赚钱了大家再出钱,有了他的保证大家也火热开干了。

但是别看何延忠信誓旦旦的,其实他心里也没底,毕竟他也是第一次从事养殖,是亏是赚不好说,不过他也已经做好了承担损失的心理准备了。

就这样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何延忠和乡亲们非常用心养着群鱼苗,幸运的是这第一批鱼苗长得很好,而且销路也很顺利,乡亲们的收入直接就翻了好几倍,所有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当然何延忠赚得更多,他不到三十岁靠着养鱼身家就达到了上亿元,成了附近很有名的富豪,老家人提起他也是赞不绝口。

按理说何延忠已经很成功了,凭借药王泉这个项目足够他风光了,可是在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规划,他想在沙漠里养鱼!

村里人都开始劝他:即使是药王泉也是不在沙漠里的,沙漠里养鱼太荒唐了,更何况凭借现在的生意已经是盆满钵满了,何必把钱投到无底洞里去呢?

可是他们不知道何延忠的决心,他想要改变这个地方,之前的药王泉规模还是小了,所以经过一番调查后他决定在药王泉的上游扩建养殖场。

2000年,何延忠就投入两亿元,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上千亩规模的养殖场就建成了,看着欣欣向荣的场地何延忠是意气风发。

可是一场大雨毁掉了这一切,虽然永登降雨量少但每年还是有几场大雨的,那下雨不是好事吗?

雨量小时还可以,但是量一大沙漠没有蓄水能力,再加上附近的河水,汇到一起后就形成了洪水,好巧不巧就冲到了何延忠的养殖场。

这刚建好的养殖场就这么被毁了,何延忠直接就亏了几千万,损失算是很大了,旁人刚想要安慰他,没想到何延忠却笑了起来。

“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2004年,何延忠打算在沙漠里建一个“都江堰”,再在水渠旁种上树就不会再发生这种洪水了,还可以改善附近的生态环境,可谓是一举两得,就这样属于何延忠的“沙漠都江堰”开建了。

在沙漠里进行这个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光是为了防风固沙种的树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许多人都劝何延忠不要往里白搭钱了。

何延忠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全力去做,在他看来如果不把固沙工程搞好,养殖产业就搞不大,他们也就不能真正富起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搞好这个沙漠治理工程,何延忠前前后后搞了十来年,还把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大半都投了进去高达十亿。

他本人更是亲自上阵,拿起铁锹挑起水桶种起树来,后来索性就住在附近,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工作在第一线。

随着何延忠的努力,这个曾经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曾经放眼望去满眼黄沙的小镇,如今也成了一片绿洲。

之前每年沙漠都会往居民区推进,而当何延忠的工程完工后这种趋势被遏制住了,而何延忠也收到了回报,他利用河道的风光搞起了旅游,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沙漠风光,一边品尝到美味的红鳟鱼。

他新建的养殖场更是获利颇丰,近一年利润就达到了上亿元,对于他的成功没有一个人嫉妒,村民们都觉得是他应得的,很感激他对环境的贡献。

何延忠把自己的事业和对社会的贡献完美结合了起来,真正做到了喝水不忘挖井人,直到现在,他呕心沥血建立的防沙走廊还在和沙漠做着斗争,守护着居民的生活。

他创造了一个“沙漠奇迹”!

0 阅读:1

黑夜纵谈

简介:你不知道的知识,我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