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其昌68岁写的《安澜盛迹》全文。
安澜盛迹有序。余从潞水泛舟南下,涉汶,踰济,中经大河,凡五旬有二日,始抵淮安之时,春水方生,河休气四塞,恍然如睹焉。睹应现有《灵河赋》,晋成公绥有《大河赋》,余不能执管为文,特以旧闻与水交相者件之,托总名曰《安澜盛迹》,聊以代舟行驶记云尔。
昆仑山有增城九重,其旁瑶台十二,上通璇玑,元气流布,乃天地之根也。黄河之源实与斯出,郭璞尔雅图赞昆仑三层,号曰天柱,实惟河源水之灵府。《方舆胜览》
天降嘉应,河水先清。三日清变为白,白变为赤,赤变为黑,黑变为黄,各三日。《易干凿度》曰:丹丘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皆至圣之君以为上瑞。又黄河清而圣人生。《拾遗记》
伏羲时有龙马负图。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情,始画八卦,为万世文字之祖。《通鉴》
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受图书,褒表赐群臣,时,有黄龙负图出置帝前,以黄玉为匣,白玉为简,赤金为绳,黄芝为泥,章曰:“天黄帝符玺”。《春秋运斗》
韶石山在广东韶州府,东北曲江,即临其下。昔舜南巡常登此山,奏九成之乐,神鱼俱乐听焉。《粤志》
钟山在以海之子地,生玉芝及神草四十余种;上有金台玉阙,元气之所舍,天帝居治处也。昔禹治洪水既毕,乘轿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归大功于九天。刻石皆蝌蚪书。《十洲记》
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见人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拾遗记》
涂山在怀远,禹娶涂山之女,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拾遗匣记》
黄帝坐于洛水之上,有凤凰衔图置帝前以献,其图以黄玉为匣。《瑞应录》
黄帝云:「余梦见…名曰录图。《河图》
黄舒…皆备。《庄子》
尧母庆都游于…十八岁。《帝王世记》
帝尧在位…皆神山也。《拾遗记》
尧率羣臣…天地之实。《帝王世记》
采治洪水…于洞庭包山之穴。《吴越春秋》
禹治水陟…所传禹碑是也。《南岳记》
宛□山在会稽…尽其宜灵符。《会稽记》
题识:壬戌三月既望书于秦淮道中。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