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美国为何在二十年前放过中国

历史有小狼 2024-12-21 18:47:19

时间步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美国调整战略重心,将主要精力放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再加上中国在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提升,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中美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海外学界普遍认为当下的格局已经进入了中美新冷战的时代。

这种局势有点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对峙局面,双方之间的竞争和博弈带动了全球的一系列地缘变化。

但它又与美苏冷战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是因为中美两国都深度参与了经济全球化,都在经贸往来中形成了复杂的利益捆绑,这就导致双方的对抗不大可能被提升到美苏争霸一样的烈度。

在这种格局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思想通过所谓“美国优先”的包装,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这一理念的狂热推崇者特朗普也即将在2025年走马上任,给全球形势带来更大的不安感。

毕竟,特朗普一向强调要对其它国家的商品通通增加关税,要让资本和产能回流美国。对于中国,特朗普则保持了最严厉的遏制战略。他不仅扬言要在经济上对中国加增25%至60%的关税,把中国商品彻底挤出市场,另一方面还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发力遏制中国。

可以说,眼下中美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激烈的。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二十多年前,美国对中国还完全不是这种态度,中美之间虽然在许多领域有分歧,但却有更缓和,更友善的关系。也可以说,那时候的美国,在冷战胜利后,放弃了对中国这个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进行围剿,让中国客观上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那么,美国当年为什么会放过中国,让中国遇到了机遇期呢?

1,美国的战略方向调整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的战略重心放在了中东和西亚地区,而不是亚太地区。

众所周知,美国冷战时期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这里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对峙的前沿。这里集结了美军绝大部分军事资源,也是美国重点关注,努力争取的地带。

但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剧变,转投资本主义,北约向东拓展,再加上俄罗斯国力远不如苏联,美俄关系一度缓和,因此美国逐渐从这里撤出了大量的军事资源。

而在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00年代,美国政府认定的主要威胁来自中东和西亚地区,这里的反美政权,如伊拉克的萨达姆,伊朗以及阿富汗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等原教旨武装团体成为了美国认为的主要对手。

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感受到了来自该地区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美军随后也对9.11袭击的罪魁祸首基地组织,以及为之庇护的阿富汗塔利班发起了战争,并在此后20年的时间里在这里投入了海量的资源。

2003年以后,美国又出兵攻击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复制了海量资源投入的状态。

而随着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原教旨主义者的四处散播,再加上伊朗从中抓住机会做大,不只是伊拉克和阿富汗,从利比亚沙漠,也门山区到巴基斯坦的西北部落区,从乌兹别克,车臣到索马里海角,到处都有反美势力活动。美国把有限的军事资源都消耗在了这里,在中东,西亚的军事基地,驻军规模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只有1个以“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为中心的航母编队,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数量也不多,亚太司令部的力量远不如中央司令部。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段时间里陷入了中东和西亚的泥潭,客观上造成了其无力在西太平洋地区对中国施加压力。

2,美国需要中国

不仅如此,美国当时对中国也有经济,政治上的许多合作需求。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21世纪初的中国虽然还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但却有着超过10亿的人口,市场规模庞大,值得美国争取,也符合美国投资与合作。这也是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重要原因。

而从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是亚洲最主要的几个大国之一,在亚太方向的战略价值更是非常重要。

而且,当时中国和日本,和南海周边国家,甚至大陆和台湾之间也都还没有发生后来那么激烈的冲突和摩擦。

中国当时也奉行韬光养晦政策,对日本,韩国相关的海权争端烈度较低,对南海周边也以提倡共同开发,和平相处为主。

中美发生矛盾的焦点往往会在台海问题上,而00年代的海峡两岸形势基本保持了平稳,尤其是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直邮直航开通,经贸文化交流频繁,马英九也承认九二共识,因此也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并不担忧亚太地区的形势会发生恶化,也不认为亚太地区有发生战争,大规模冲突的风险。因此他们也就在这个问题上放松了对中国的压力。

但在2012年以后,形势逐渐悄然发生了变化。中国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GDP总量提高了5倍多,超过德国和日本 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中国通过与其它国家开展自由贸易,逐渐成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通过外贸合作,中国已经把自己的经济影响力输出到了全世界。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度和数量,以及齐全的制造业基础,低廉的成本优势也让其它国家的商品很难与之竞争。

而且,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买家,中国的体量也成为了众多能源,粮食,矿产出口国的重要伙伴,是这些国家难以割舍的大市场。

美国人也突然发现,他们的市场上充满了“中国制造”的商品,且对其形成了依赖。

而在亚太地区的地缘环境上,中国也成为了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这个时候,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便不断抬头。想要通过遏制中国崛起,在政治上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经济上减少对中国经济依赖,以进行所谓“保护美国就业”,“盘活美国市场”的思想便有了舆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2012年开启第二任期之后,美国宣布要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军,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原因了。当然,这也是他执政期间逐渐加大对中国商品和企业增加“反倾销调查”,提高关税的原因所在。

而在特朗普于2016年成为总统后,这种中美博弈的局面进一步被确立。特朗普一度在2020年与中国展开了贸易战,并在政治上加强了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传统盟友,以及台湾当局的合作,并在南海,台海地区展开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常态化部署,使得中美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加深。

拜登成为总统后,也依然延续了这种对华战略。可见,2012年以后,“遏制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两党对华外交尊奉的政策。

也正因为如此,特朗普第二次执政开启后,中美之间也将继续维持这种激烈的博弈状态,双方的摩擦也有进一步加强的可能。

当然,如今的中国也并非是2001年前后的模样,中国在各方面对抗风险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加强,很难被美国的遏制政策一推就倒。

毕竟,从经济上来看,中国如今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2.6万亿美元,约占同一年美国GDP总量的65%。且中国的国内大市场也有升级的潜力,且中国通过开展“一带一路”计划,向第三世界国家拓展市场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即便美国对中国的关税越来越不友好,贸易壁垒越老越深,中国也有退路。

更何况,美国本身也不具备制造业回流的能力,让美国人回归自己打螺丝的时代,搞乱全球分工体系的行为也违背了经济规律。

而从军事实力上来看,中国也毫无疑问地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第二大军事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全球军费支出仅次于美国的军队,且双方的技术装备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同代水平。

甚至于,在海空力量的建设上,中国还有很强的追赶能力。中国海军拥有了3艘航母,未来还有可能有核动力航母,盾舰的数量也达到40艘,和美军盾舰形成了1比2的局面,空军四代机和五代机的数量,研发能力也在追赶,且中国的技术装备增长速度较快。

当然,考虑到影响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是国家利益,美国只要能够不影响中国的国家利益,中美之间未来也依然会有更友好的氛围。

参考资料:

1,2014.1.17-中金在线-奥巴马再次承诺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2,2018.8.13-海外网-贸易战不是中国“高调”惹的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