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江西万载县官元山林场检坑,一群伐木工正在开荒。领头的是一对郭氏兄弟,哥哥叫郭桃仁,弟弟叫郭兴仁。10月的山林有些阴冷,但是工人们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
郭桃仁是这伙人的带头大哥,此时他正站在高处,巡视着众人的工作进度,突然发现自己的弟弟皱着眉头,捂着肚子朝他走来:“哥,早上可能吃的不干净,肚子痛的厉害,我先去方便一下。”
郭桃仁有些不耐烦:“大家吃的东西都一样,就你事情多,快去快回,一堆活等着干呢。”
“憋尿能行千里,窜稀寸步难行”,郭兴仁一边捂着肚子,一边用力夹紧股间,狼狈不堪地钻进林中。待四下无人,郭兴仁再无顾忌,来了个泥沙俱下,腹中畅快,脸上也渐渐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郭兴仁蹲着无聊,四下打量周围的花草树木,突然瞥见不远处似乎有一个被土埋了半截的箱子,露出的部分也被泥土覆盖,不仔细看还以为就是个木桩呢。也多亏他眼神如此凌厉,才让这个尘封多年的“宝箱”有缘重见天日。
深山老林中的神秘箱子,郭兴仁一下来了兴趣。他赶忙撕下几片树叶擦了擦,提上裤子,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箱子旁边。走近才发现,皮箱已经风化破损,轻轻一提,就彻底散了架,里面的东西也露了出来。
郭兴仁有些失落,箱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堆字迹模糊的文件和一枚满是尘土的印章。他把印章拿在手里细细把玩,意外地发现这东西十分坠手,很有些重量。印章刻有一行字,保存的整体还算完好,只可惜郭兴仁不认识字,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此时,远方传来了郭桃仁的喊声:“郭兴仁,你拉完了没有,赶紧给我回来!”郭兴仁赶忙把印章揣进裤袋里,钻出树林,跟着大家伙继续干活。
郭兴仁一边干活,一边还想着印章的事情。他觉得,这个印章来头不小,说不定能发一笔横财。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傻笑起来,工友们见状调侃道:“这小郭,拉个屎还拉精神了。”
干了一天,太阳落山了,郭氏兄弟带着工人们下班回家。郭兴仁返回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兜里的印章拿出来用水清理,洗去泥土后,这枚印章终于显出了原本的色泽。
郭兴仁大喜过望,没想到印章不是钢的,而是纯银打造,这肯定更值钱啊。为了弄懂印章的来历,郭兴仁悄悄把哥哥叫到了自己的宿舍,哥哥进屋后,他转手又把门上了锁。
自打郭兴仁拉屎回来,郭桃仁就发现弟弟不对劲,现在见他又神秘兮兮地不知道要搞什么名堂,便沉声问道:“你这是要做什么?”
郭兴仁笑了笑,没有回答,转身从抽屉里把印章拿了出来,放到郭桃仁面前:“哥,你看我今天在林子里捡到了什么,银子做的印章,没见过吧。可是上面的字我不认得,你比我懂得多,你认识不?”
郭桃仁拿起印章仔细端详,的确如弟弟所说,无论是从外形、触感还是重量来说,这枚印章都不一般。只是他的文化水平也着实有限,没比弟弟强上多少,根本看不懂印章上写的是什么。兄弟俩人大眼瞪小眼,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好在郭桃仁脑筋灵活些,他立即到自己房间里找出一盒印泥,用蘸了印泥的印章,用力盖在笔记本上。印章上的字立刻在本子上显示出来,兄弟俩认真数了数,一共20个字。
之后他们便将印章收好,相互约定,要跟工友们保密。他们本来准备找个机会到县城找个教书先生问问,可是时间一久,工作也忙,兄弟俩渐渐地就把印章的事给忘了。
直到1964年,郭桃仁接到通知,要去万载县里参加林业工作报告会议。对他来说,到县里开会的机会难得,虽然不认得几个字,郭桃仁也像模像样带着笔和笔记本坐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
开会的时候,领导在台上发言,郭桃仁就拿着笔在本子上用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和图形做着记录。坐在他旁边的人饶有兴趣地看着郭桃仁的涂鸦,不时询问其中的含义,郭桃仁一一解答,两人的聊兴也越来越浓。
后来,那人干脆把郭桃仁的笔记本拿了起来,看的是津津有味。可当他看到盖着那枚印章的一页时,本来要翻页的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他把本子往眼前凑了凑,看了好半天,这才把笔记本还给了郭桃仁,说要上厕所起身离开。
上午的会议结束,郭桃仁正准备去吃饭,就听到会场正厅石柱上的大喇叭喊到:“请官元山林场检坑作业队队长郭桃仁同志,午饭后马上去会场对面的县公安局接待室!”
郭桃仁莫名其妙,自己统共也没来过两次县城,怎么开个会还被公安局叫去了呢?他大脑飞速旋转,琢磨自己干了什么违法的事,可怎么都想也想不出来。素来食欲旺盛的他,中午饭一共也没吃下几口。
郭桃仁在县公安局门口徘徊了半天,又做了几次深呼吸,这才壮着胆子走进公安局的接待室,县公安局的干部老潘接待了他,开口就问:“郭桃仁是吧,你的笔记本带来了没有?”
郭桃仁一听到笔记本,当时就如醍醐灌顶,全明白了,肯定是那枚印章有问题。他回忆起刚才那人看到印章那页古怪的神情,后来又蹊跷地离开会场。一定是那人发现印章之后,到公安局告发了自己,真是倒霉啊。
郭桃仁赶紧从随身的包里拿出笔记本,交给老潘。老潘翻到盖着印章的那一页,严肃地问:“这是什么?”郭桃仁一脸的无辜,胆怯地问:“我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啊?我不认字。”之后慌不迭地把捡到印章的事情和盘托出。
郭桃仁说话的时候,老潘一直盯着他的眼睛,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郭桃仁没有说谎。等他说完,老潘指着笔记本上的印章,严肃地说:“你捡到的这枚印章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官印,此事干系重大,我们要做进一步的调查。我去向上级汇报,我回来之前,你先在这里等一会。”
郭桃仁蒙住了,他不知道到底这一长串名头是个什么意思。但是从老潘说话的语气他能大致判断,这枚印章一定来头不小,应该是国家机关遗失的东西。
“坏了,我们哥俩不会被判刑吧,会不会挨枪子啊。万一真的要枪毙,我就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得了,保住弟弟给爸妈养老吧。”郭桃仁越想越害怕,坐立不安。
不到半个小时,老潘回到了接待室。他看郭桃仁浑身筛糠一样颤抖,知道自己刚才的言行吓到了这个朴实的伐木工,赶忙换上一副笑脸,亲切地说:“你们哥俩又没犯错,不用害怕。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要不是你们,这枚宝贵的印章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重见天日呢。”
郭桃仁这才长舒一口气,刚才太过紧张,猛然放松,一时双腿无力差点摔倒。老潘哈哈大笑,连忙扶他坐下,给他讲起了这枚印章的由来:
1927年,毛泽东发起秋收起义,不久后在江西井冈山建起革命根据地。经过多年发展,星火燎原,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赣南、闽西两个革命老区连成一片,形成了我党的中央根据地。中央根据地共有21个县,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0万。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遵照中央指示,领导了平江起义,湘鄂赣革命取得胜利。在湘鄂赣大地上,基层党组织相继建立,党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1931年7月,中共中央湘鄂赣边区委员会在浏阳举办第一次代表大会,组成了湘鄂赣省委。同年9月,湘鄂赣省委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县举行,选举产生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印章也是这个时间正式启用的。
1932年4月,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迁入万载县仙源乡办公。在仙源期间,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除了领导军事斗争以外,还兴建了兵工厂、造币厂、被服厂、红三医院等设施,并创办了《红旗》、《战斗日报》、《工人斗争》等报纸。
1933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湘鄂赣苏区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仙源更是成为敌人的重点攻击区域。1934年1月,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只能全部撤出,向铜鼓县转移。
临行前,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把机密文件和印章的转移工作交给了5名红军战士,他们是湘鄂赣苏区保卫局的张春吉、互济会的邱思炎、工会的易容、王群和刘伯芳。
5人临危受命,也没时间做充分的准备,把文件和印章草草装进皮箱后,就跟着大部队开拔。路过万载县检坑的时候,也就是郭氏兄弟开荒之所,遭到敌军阻击,队伍也被冲散。
5人为了保护文件,不惜逐个离队吸引敌人注意力,其他人掩护印章继续转移。怎奈敌众我寡,护印小分队全员阵亡,装着文件和印章的皮箱从此不知去向。
我们能够想象,守护印章的最后一个人一定已经知道大限将至,于是把皮箱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再用自己的肉身做饵把敌人引开,让象征苏维埃政权的大印不至于在敌营蒙尘。
郭桃仁听得热泪盈眶,大为感动,他不想让英雄们的血白流,当即决定把印章上交政府。老潘重重地点了点头,又对郭桃仁说:“明天我们会派人派车跟你去取印,另外还要去你捡到印章的山上仔细搜寻,找找有没有其他红军遗物。如果发现老红军的坟墓,我们还要把他们的遗骨迁到烈士陵园去。”
第二天一早,县公安局调派了3部大卡车,满载100多名公安干警和民兵,开赴检坑伐木场。只可惜搜山持续了一整天,一无所获,装印章的皮箱和里面的文件也早就被山风吹得无影无踪。再说就算找到,由于年代太久,加上日晒雨淋,上面的字迹也已经无法辨认了。最后,公安局只好拿着这枚印章返回了县城。
目送卡车的轰鸣声逐渐远去,兄弟俩这才转身回到宿舍,郭兴仁有些气恼地对郭桃仁说:“我就说这印章不简单吧,都怪你,这大宝贝就这么白白送人啦?”
郭桃仁说:“你懂个啥,这东西在咱手里一分钱也不值,可对于国家来说,这可是无价之宝。再说,这印章是当年5个战士舍了命才保住的,你敢拿不?”郭兴仁打了个激灵,忙不迭地问:“咋回事,哥,你快给我说说……”
20世纪70年代末,郭桃仁、郭兴仁兄弟二人回到老家——湖南省平江县。从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去过万载县,也再也没有见到过这枚印章。不过捡到苏维埃大印的故事,慢慢成了兄弟俩跟朋友们喝酒时压箱底的话题……
官印是政权的标志物,代表权力和级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政权组织结构上也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印章制度,这点从现存的部分苏维埃官印实物资料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共有5枚高级别的大印,郭氏兄弟捡到的便是其中的一枚。另外几枚分别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印章、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财政人民委员印章、福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印章。
除了财政人民委员印章材质不详之外,另外4枚官印都为银质,尺寸也比较近似,直径都是10厘米左右的圆形章。
这枚失落了30年的湘鄂赣省苏维埃大印先是被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纪念馆收藏,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纪念馆被迫关闭。1983年万载县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复展,这枚大印也寻到了新的归宿。如今,饱经沧桑的它静静地站在那里,向观展的人们讲述着苏维埃的动人故事。
2014年4月,湘鄂赣省革命纪念馆的同志特意去平江看望了郭氏兄弟,对他们曾经发现和捐交印章表示感谢。回忆起这段堪称传奇的经历,已经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还是难掩激动之情。他们说这是先烈英魂冥冥中的指引,才让他们发现了这枚印章。这是他们这一辈子做的最值得回味、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