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4月,天气越来越暖和,很多人家的阳台和窗台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绿植们一个个从沉睡中苏醒,枝叶舒展、生机盎然。而文竹,作为一种兼具观赏性和气质感的植物,在这个时候也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期。

虽然它平时看起来安静清秀,但一旦进入生长期,长势其实非常快。如果我们能趁着春天及时养护,等到夏季,不仅能保持它清新翠绿的状态,还能让它逐步养成苍劲挺拔的“小老桩”状态,越养越有韵味。
但文竹想养好,也不是摆在那里就行,它是出了名的“娇气精”。很多朋友一不小心就养黄了叶子、蔫了枝干,到头来只剩一堆“秃杆子”,可惜得很。而在4月这个关键时间段,只要我们勤做下面这“三个动作”,不仅能让它长得旺,还能越长越有型。

春天是文竹冒新枝、长侧芽的高峰期,但这时候往往也会伴随着“旧叶泛黄”“枝条凌乱”“长势不均”等问题。很多人舍不得剪,想着留着更有层次感,结果养一段时间以后,整株文竹看起来就像是乱草一团,缺乏美感,甚至还影响通风和光照。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修剪。把那些发黄、发干、徒长的枝条全部剪掉,尤其是顶部细弱的分叉,可以适当留短一点,促使底部和中部的芽点发力,多抽侧枝,让文竹长出更多层次。每次剪完,文竹都会有点“光秃秃”的感觉,但别担心,等过两周左右,就能看到新叶冒出,整株植物重新变得精神饱满。
修剪建议在天气晴朗、通风好的白天进行,剪完之后不要立马浇水,先让切口干一干,避免伤口感染。如果动刀比较多,还可以在剪口上撒点草木灰或者多菌灵粉,简单防一下病菌。

文竹的根系其实挺发达的,尤其是长时间不换盆的老植株,土壤容易变得板结,透气性差。表面看着还挺湿润,实际上里面早已经是干硬如砖,根吸不到水也吸不到营养。这种情况下,文竹的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变慢,甚至会出现枝条干瘪、叶子发黄的现象。

养文竹,一定不能忽略土壤的状态。每个月找个好天气,用小竹签或者旧筷子,在盆土表层轻轻戳几个洞,然后再配合浅浅松一遍土,注意不要太用力,别伤到根。这样一来,水分和空气能更顺利地渗透下去,根系更容易吸收养分,整株文竹自然长得更旺。
如果你感觉土壤已经明显发白、发硬,浇水也不怎么往下渗,就可以考虑在4月进行一次换盆或者换土操作了。新土可以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按3:2:1的比例混合,加一点颗粒物,比如松针土、珍珠岩,增加排水性和透气性,文竹会很快适应新环境,长势明显提升。

文竹虽然看起来“仙气飘飘”,但实际上它对养分的需求并不低。尤其是春季这种高生长期,如果土里没啥营养,它就只能靠自己苦撑,叶子细瘦、颜色淡,而且枝干也不会变粗,始终长不出“老桩”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给它补点肥了,但不能乱来。很多人习惯给所有植物都用“花多多”或者复合肥,其实不太适合文竹。它属于喜淡肥的植物,浓肥重肥反而会烧根,特别容易让枝叶焦枯。

推荐用一些缓释型的复合肥或者稀释后的有机液肥,比如淘米水发酵后的液体、腐熟的黄豆水、或自制的沤肥液,用清水稀释10倍以上,每隔15天左右灌根一次。也可以用“花多多10号”这种氮磷钾比例均衡的水溶肥,但同样要稀释充分。
施肥建议在上午进行,天气晴朗、温度稳定时效果更好。如果前一天刚浇过水,就隔一两天再施,避免盆土过湿引发烂根问题。等到了6月中旬以后,就要逐渐减少氮肥使用,改为以磷钾为主,慢慢进入“控长”阶段,让文竹逐步变得紧凑、苍劲。

4月是文竹快速苏醒、生长的黄金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下点功夫打基础。只要这“三动作”勤做、做细,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季,文竹也能绿意盎然、精神饱满,不光看着舒服,还能让整个空间多一份自然与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