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刚生完孩子没几天,每天总觉得浑身黏糊糊的,特别是晚上睡一觉起来,头发都是湿的。
她苦笑着对老公说:“我也没干啥啊,怎么全身都是汗?
”老公挠挠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可能是太累了吧?
听说生孩子后身体都虚嘛。
”张丽点点头,可内心还是有些没谱:生孩子真的会让人一天出这么多汗吗?
汗流成这样,是不是身体有什么大问题?
其实,像张丽这样的妈妈并不少。
在很多家庭,产后出汗甚至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那么,这么多汗是怎么回事?
怎么判断是正常的还是需要注意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产后出汗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产后“汗如雨下”?
褥汗的科学解释你可能听说过“褥汗”这个词,但是它究竟是个啥,以前恐怕没人给你清楚地解释过。
生完孩子后,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瞬间打开了“排水模式”,每天的汗量能赶上生孩子前一个月的总和。
别急,这其实是身体在帮你“做减法”。
简单来说,怀孕期间,为了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妈妈们的血液总量会增加很多,有些甚至比怀孕前多了40%到45%。
孩子出生后,这些多出来的血液就成了“富余”,身体需要一种方式排出来——而出汗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除此之外,雌激素的变化也起了很大作用。
怀孕期间,雌激素会升高,导致体内水分更多地被“锁住”。
但随着宝宝降生,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身体开始自动把这些不需要的水分通过汗腺排出来,这就是“褥汗”的由来。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持续几周时间,然后自然缓解。
产后出汗正常吗?
如何判断问题严重性虽然大多数妈妈的产后出汗是生理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汗都“出得安心”。
如果汗流不止的时间太长,或者伴随其他不适,就得小心了。
从中医的角度看,很多时候产后出汗可能并不是因为身体健康,而是气血不足的问题;而在西医的角度,这则可能和身体恢复情况、营养状态或者内分泌紊乱有关。
如果已经产后超过三周,还每天大汗淋漓,而且同时还会感觉头晕、乏力,甚至心跳很快,那就得警惕了。
最严重的情况,是出汗伴随发热、伤口异常红肿,或者恶露有异味,这些都有可能是感染的信号。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犹豫,一定要尽快去看医生。
想减少产后出汗?
试试这几种简单的调理方法如果你发现自己汗流不止,不妨试试接下来的这些建议,帮身体更舒服地度过“多汗期”。
首先是衣物选择。
每天出汗多,建议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既能吸汗又比较舒适。
一旦衣服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哪怕懒一点,也别让湿衣服贴着身体,容易着凉。
然后是居住环境。
养好身体首先得住得舒服,室内气温别太高,保持在22到24℃,湿度控制在50%到60%之间为宜。
记得每天开窗通风,但避免让冷风直吹到自己身上。
饮食上建议多喝温水,或者一些淡盐水,别因为出汗觉得不口渴就不喝水。
此外,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瘦肉、鱼、新鲜水果蔬菜,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最后是活动和休息。
不少妈妈刚生完宝宝,光照顾孩子就让人筋疲力尽,但其实适当的产后运动也很重要。
比如每天散步或者练练产后瑜伽,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让身体慢慢恢复过来。
当然,休息同样重要,累了就抓紧时间休息,别硬撑。
提到产后恢复,不得不说说最近越来越受欢迎的家庭化产房。
如果你选择了这种模式,不仅待产、分娩、产后康复都不用换地方,而且还有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的护理建议,整个过程更温暖更放松。
比如在西安市人民医院的家庭化产房,你能体验到水疗分娩、自由体位分娩等多种贴心服务。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专业助产士还能帮你解决许多疑问,比如刚才提到的出汗问题、母乳喂养技法等等。
一站式的陪伴,更能让人安心。
生完孩子,身体出些状况其实是常有的事。
作为妈妈,也许你会在半夜醒来问自己:为什么我明明没有动,却还要出这么多汗?
希望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你能够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出汗”没那么可怕,它是身体为你和宝宝做出的调整。
这是一个恢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异常的开始。
有了这些知识,你可以自信地面对产后生活。
当然,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别犹豫,及时找医生。
为宝宝辛苦的你,值得被照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