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养儿防老,对此,现在国-务·院好像都不太认可了。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1]。
这个政策文件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文件。文件中提出改善养老服务,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本质上就在推动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
有意思的是,关于这份政策文件,北大社会学教授陆杰华在人民论坛发布了一篇文章,似乎看出了这份文件的弦外之音:年轻人,要为变老的自己买单,现在是该布局养老的时候了。
事实上,做好青年群体养老规划是一个“有备而老”的长期且系统过程,其宗旨在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积累充足养老储备与释放新型人口红利。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移步阅读[2]。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将推开至全国。
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并非绝对正确。
一个聪明人会明白,当观念能让你更好地生活时,它就是工具,当观念降低你的生活质量时,它就成了镣铐。
人是活的,观念是死的,人不能被观念束缚。
养儿防老能视为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因为在农耕文明时代,老百姓跪习惯了,他们信奉的孝道将本属于国家的义务当成了自家责任。
古人以孝治天下,宣扬二十四孝,而孝本质上是古代统治者的懒政。
人类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微妙,人类创造文化,也会被文化驯化。比如裹小脚,比如重男轻女,因为它们长期存在,从来如此,反而会被人认为这是对的。
从来如此,便对么?对很多人来说,从来如此,就是对的。
比如《姥姥的外孙》中的性别歧视,姥姥年轻时,哥哥独占父母的房子,年老师,她得不到哥哥的帮衬。姥姥遭受的性别歧视,也传承了这种性别歧视,在分割财产时,她会偏袒不成器的小儿子,而对她关爱有加的女儿,却什么也得不到。
“儿子总是优先于女儿的”。
呵呵。
这种从来如此便是对的逻辑,非常适合举一反三。
比如大清亡了,依旧很多人保护自己的辫子,而在大明亡了后,很多人因为拒绝辫子而被割了脑袋。比如改开四十年,经济越来越好,然而,很多老百姓却生不动了[3]。将来没有更多年轻人为老人防老了,于是近几年开始提倡银发经济,号召年轻人提前布局,自己养老。
发现了没?
像养儿防老这种思想的对,不过是政治正确罢了——这是多么政治不正确的一句话。
孝能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根源,很像是封建王朝把玩的政治游戏。
汉朝发明举孝廉制度,一个人可以通过孝行做官,从而实现阶层跨越。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在明清时期,依旧会用孝廉作为举人的雅称。
举孝廉制度的底层逻辑是,孝和廉不是人类本能,它们恰恰是人类本能的反面,自私贪婪爱财,这些不用学都会,属于本能。
如果一个人能孝且廉,克服自私贪婪爱财,那么说明这个人就像坐怀不乱柳下惠,能约束本能的人非比常人,从理论层面上看,这类人就能做官。
听上去很完美,但有些大聪明就会钻政策空子,举孝廉制度是可以做成一门生意的,况且这种制度的推荐很主观。主观很难量化,这就注定有钱有势有话语权的人,更擅长钻空子。
而被中国人信奉的孝道,也是一种按照需求法则进行交往的亲密关系。
父母养育子女时,子女有需求,父母竭尽所能满足子女,再苦不能苦孩子。
子女回报父母,遵循的逻辑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回报父母的时长则是可长可短,回报的多少,可大可小。
用养儿防老的角度理解亲子关系,很容易让人灰心。因为它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养儿防老绝对是不合算的交易。
孩子独立之前,父母肯定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在父母年老后,孩子则很难为此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因为孩子还会有自己的孩子要养要育。
就当下的生存环境来讲,年轻人要结婚要生子,大多需要六个钱包支持,组建一个标配家庭需要付出太多。
生育率下跌,就成为当下的僵局。为了破局,新的政策文件也就出炉了,比如延迟退休,比如发展银发经济,比如提倡自己来养老。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和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文明,对传统价值观要有辨别能力,用政治课本上的话说保留精华,剔除糟粕。
这话很漂亮,但总有些人把糟粕当精华,咱就说喊了这么多年性别平等,然而,我发现在我的初中同学,一个大专毕业生,重男轻女是值得保留的思想精华。
他的三胎依旧是女孩,按照他不生男孩不罢休的热情,大概率会生四胎。
他相信的养儿防老人生哲学。
人和人之间有太多不同,有人相信养儿防老 ,有人相信防晒防老,二选一的话,我更相信后者。
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 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1/content_6926087.htm^银发经济视角下青年养老观念的新变化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5/31/content_26076376.htm^多地提出保护生育力背后:“不想生”叠加“不能生”现象突出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07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