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直都是特别让人瞩目的时代。乱世之中出了好多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都流传了上千年。因为受《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影响,在历史上喜欢蜀汉阵营的人可不少。
特别是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那段,最受后人敬仰了。这就不禁让后人有个挺美的想法,啥想法?就是刘备当年要是真把天下给拿下了,让汉室重新兴盛起来,那会咋样?大家都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这种事在历史上可不少见,刘备虽然在历史上一直有仁义的名声,但这种事对他来说恐怕也躲不过去。
要是他真得了天下,肯定得先杀三个人。像卧龙先生那么有名的人,心里应该也知道这三个人是谁吧。
一、诸葛亮刘备要是得了天下,第一个要对付谁,这不用多说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些功臣,没成事的时候你多重要,等得了天下,君主就会多忌惮你的存在。
要论对刘备助力最大的,那肯定是诸葛亮。要是没诸葛亮帮忙,刘备当时恐怕连达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都难。诸葛亮在蜀汉就像是个“神”一般的存在,虽说有点夸张了,可必须得承认,蜀汉就是因为他的加入才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想当年,刘备可是三次跑到诸葛亮住的地方,才把诸葛亮请出山来当军师的。你知道吗,从古到今,军师这活儿可不好干,那是相当危险。为啥这么说?因为军师对主君的情况最了解,而且军师那都是特别有才华的,就像诸葛亮,那才华满满的都不用说了。所以刘备对诸葛亮那是非常信任,特别倚重。
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刘备都听诸葛亮的。刘备还把他俩的关系比作鱼和水,这就说明刘备心里清楚,他可离不开诸葛亮。
要是刚起事的时候,那还好说。可要是事情成了,刘备当上皇帝了,他还会觉得特别依赖一个人是好事吗?要知道,他可是帝王。就算后人都说刘备仁义,可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仁义可讲。父子兄弟为了皇位都能互相残杀,更别说君臣关系了。
还有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诸葛亮太贤能了,他的名声超级棒。在朝廷里,有一大帮文臣是他的粉丝;老百姓也都对他赞不绝口。哪有帝王能容忍民间有个人声望比自己还高的人活在世上。
没登基之前,刘备还能一直忍着。可实际上,从一些小细节就能发现,他俩之间已经开始有隔阂了。对于诸葛亮的劝告,刘备也不像刚开始那么信服了,就拿夷陵之战的失败来说吧,这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刘备太固执,不听劝导致的。
你想,当年平定益州之后,刘备为啥让法正去协助诸葛亮一块儿管事?还让法正跟诸葛亮一块掺和军政大事,就连治国的方针都让法正沾边。可刘备没想到,法正死得那么早。这才刚得到益州就这么干了,要是刘备登基了,那还不得更厉害。
还有一点,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事也能看出来,他把诸葛亮比作曹丕。曹丕咋上位的?那是篡位。刘备把诸葛亮比作曹丕,要说他心里真的一点都不忌惮诸葛亮,这谁能信?
之后还说,要是刘禅真没本事,那就让自己登基。现在看来,这里面试探的意思可太重了。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马超。在刘备的“五虎上将”里,马超可是污点最多的一个。马超的出身在这几个人当中算是比较好的,他是军阀马腾的儿子。当年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马超主动来投降。他以前自己就是个诸侯,所以刘备也给他封了个诸侯的位子。
不过,马超在投降刘备之前,前半生确实有不光彩的地方。想当年,马超完全不顾他父亲和哥哥的死活,铁了心要跟韩遂一块儿去和曹操对着干。本来嘛,最初马腾和韩遂就像亲兄弟一样,可到最后却闹到要打仗的地步。
当然这就不提了,马超他老妈可是被韩遂害死的。可结果?马超居然认韩遂当义父,还说:“如今马超不要亲爹了,把韩将军当作父亲。”他不认亲爹也就罢了,就连亲爹的性命他都不在乎。大家都知道,受儒家思想影响,咱们中国一直都是把仁孝放在首位的。
那事儿可还没完。他,背叛了曹操,居然把杀母仇人认作父亲。他和韩遂起兵,结果失败了,然后就去投奔张鲁。在那么危急的状况下,张鲁还收留了马超。
但马超回报给张鲁的是啥?是无情的背叛!马超的好多行为和吕布有点像。那刘备对吕布啥态度?要不是刘备说话,说不定曹操还下不了决心杀吕布。
对于马超,刘备难免会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曹操或者张鲁。当时推举人才看重的就是情义,马超既不忠又不孝,刘备哪能对他放心?所以刘备登基后杀他也是必然的。
最后一位得说说关羽了。他俩可是结拜兄弟,不过要是刘备真当上皇帝了,那情况可就变。刘备虽说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可到他这儿,其实就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了。
刘备也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为啥历来的农民起义都成功不了?就是因为他们跳不出小农思想,只能一起吃苦,不能共享甘甜。
关羽有多厉害就不用多说了,在整个三国里,能让关羽服气的人恐怕没几个。刘备活着的时候,自然能镇得住关羽。可要是刘备不在了,他儿子刘禅当上皇帝,关羽可是刘禅父亲的结拜兄弟,再加上刘禅那性子,肯定会被关羽拿捏得死死的。
刘禅要是不敬重关羽,那肯定会被天下人说三道四的。要是把大权都交给关羽,那刘禅这个皇帝当得还有啥意思?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个帝王会把兵权全交到臣子手里的。
一个王朝肯定得中央集权。关羽的本事那可大了去了,出入将相都不在话下,他立的战功超级多,在蜀汉里头那是相当有话语权。刘禅还小,像关羽这种资历老的大臣,刘禅根本就震慑不住。
关羽那么骄傲的人,对刘禅的能力可能也瞧不上。人嘛,都会有点野心的。之前就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曹操为啥一辈子都被人骂得那么惨?还不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也不敢保证自己死了之后,蜀汉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封其实也没犯啥必死的罪,可刘备为了给自己儿子扫除障碍,还是下命令把刘封给杀了。这么看来,为了蜀汉的前途,为了刘禅,关羽那也是必须得处理的。
权力斗争哪有不流血的。刘备再怎么仁义,可面对自己的江山和地位,他也得做出改变。况且他还有个不成器的阿斗,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帝王,他肯定得给刘禅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