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直击19万次死亡背后的真相!糖纸一舔,多少志愿军的意难平

伦伦娱乐汇 2024-11-13 09:42:04

你有没有想过,死19万次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的,我知道你觉得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志愿军:存亡之战》的编剧张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容。他说:197653人,一个人死了197653次,这个人是中国人,名叫志愿军。 这话真是一拳打在我心上。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背后每一个牺牲的生命——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想想看,写战争该怎么写,才能把它的冷酷和人性都呈现出来?张珂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的角度写,从信念、情感、家庭这些真实的部分写。

战争的故事多得数不过来,但张珂显然不想只是讲炮火和攻防。他想让我们看到那些英雄背后的故事:他们是谁?他们为了什么而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远比简单的战争胜负要来得复杂。或许也正因如此,《志愿军:存亡之战》才不仅仅是在国庆档拿下高票房,更赢得了那么多观众的心。因为它讲的不只是战争,而是人,是人为什么愿意去战斗,甚至付出生命。          

张珂和陈凯歌的合作也很妙,年纪差了几十岁,两人却在艺术追求上有着意外的默契。陈凯歌坚持战争中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而张珂则一直强调观众最容易共情的就是个体的命运。你说这两个人多有意思,跨代合作,却对人的关注如此一致,这也让电影中的情感和细节都显得格外真实、有温度。          

或许你会说,战争片嘛,不就是攻防、爆炸、胜利或失败?但在张珂的剧本里,你能感受到更多。那些穿着军装的战士们,不再只是背景中的数字,而是真正的、有着各自故事的人。他们有家庭、有梦想、也有恐惧。比如虚构的角色李默尹、李晓、李想一家,虽然不是真实存在,但他们的经历却与历史紧紧交织在一起。他们就像那个时代许多战士的缩影,有着自己的使命,也有对家人的牵挂。他们的故事,正是宏大历史中最温暖的角落。

而在影片中,李想舔了舔那张天明牌水果糖纸的细节,真的让很多观众瞬间破防。有人甚至专门去查了这款糖果的来源,发现这家老牌糖厂还真的存在,还特意复刻了同款糖果供影迷们购买。糖纸不过是个道具,可在那一刻,它却成了李想最后的愿望,那种面对死亡前最平凡的渴望,是那么真实。这正是所谓的寓情于物吧,小小的糖纸里寄托了大大的情感。你能说这不动人吗?          

说到动人,还有战士们讨论芒种节气要种大豆还是芝麻的场景。张珂在剧本创作时,还特意查了万年历,发现铁原阻击战的那天正好是芒种。志愿军大多是农家子弟,战火纷飞中,聊起这些生活的琐碎,是多么自然又多么让人心酸。或许正是这些小细节,让观众们感受到战士们的人味儿。他们不是只会冲锋的符号,他们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有着最简单的对家园的爱和思念。

不过,你要是以为这部电影只有温情,那就错了。毕竟,战争电影没有足够的戏剧冲突,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张珂和陈凯歌也很懂得这一点,剧本里充满了各种危机和挑战,每个角色都要在这些挑战中成长。比如铁原阻击战和松骨峰血战这样的场景,不仅是战争史上的关键战役,在张珂的笔下,也是每个战士与命运的较量。每一场战斗,都不仅仅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证明自己,面对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种刻画方式,让电影的情感变得更加立体,也让观众的共鸣更加强烈。

在创作过程中,张珂经历了无数次的困惑和顿悟。他自己也说,常常被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就在听到197653人,一个人死了197653次时,一切都清晰了。战争,是关于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他们可能没有名字,但他们的牺牲却为国家撑起了一片天。正是对这些无名英雄的理解,让张珂最终找到了创作的方向,也让《志愿军》有了今天这样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说起来,我特别喜欢电影里李晓对着敌军喊话的那一段,她说:你们可以开枪,但你们杀不死这歌声。然后她开始唱起《河边对口曲》,吸引敌军的注意,也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很多观众说,这段让他们泪目,因为他们看到了战争中的柔情和不屈,这才是最动人的地方吧?战争残酷,但人性中的温暖从来没有消失。          

说到底,《志愿军》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炫目的场景或是有多么惊人的票房,而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战士们的人性和温度。它让我们理解了这些人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气和无奈,理解了他们为什么愿意为国而战。张珂说,温柔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关乎人性的关照。这种关照,正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生命依然充满温暖和意义。          

这次创作《志愿军》三部曲,对张珂来说,何尝不是一场属于他的战争。他说这四年仿佛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战斗,不仅仅是和剧本的较量,更是和自己的较量。他必须找到那些角色的灵魂,找到他们的故事,然后将这些故事呈现给我们。或许,这些虚构的人物在他心中也早已成为了亲人,成为了战友。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确实代表了那个时代无数个真实的英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