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技术突破,我国科学团队找到锂电池重生材料,电车可不换电池

科技大白话细聊 2025-02-14 22:33:06

近日,一项新技术在新能源界炸开了锅,因为他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并且可能成为引领未来新能源又一重大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锂电池使用大国,但是锂电池是有循环充放电次数的,一旦达到了极限值就几乎没法用了。

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在循环2000次后,容量就会极速衷减,几乎进入了报废环节,虽然我国已经建立有锂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但是分解、再提炼过程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于是就有科学团队突发奇想,能不能研发一种材料让这些濒临报废的锂电池重新焕然一新,而无需直接进入回收、拆解、提炼阶段。

其中复旦大学高分子科研团队就是其中之一,该团队通过对锂电池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锂电池容量发生衰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锂离子消耗殆尽了,而其它成份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损耗。

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是不是只要给锂电池补充锂离子就能够让锂电池的容量恢复如初呢?

有了想法后,该团队开始进行各种测试,在得出可行性结果后,他们开始寻找一种锂分子载体。

由于全球还没有用这种技术用来修复锂电池的先例,所以他们还需要对这种材料进行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分子的电化学活性、分解电压的范围、溶解度、空气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酸碱性、分解产物的成分、反应动力学、分子可合成性等进多行逐个研究,更关键的是成本还不能太高,因为太高就没有意义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于是该团队想到了Ai人工智能。

历经四年,该团队将所有具有潜在功能的分子片段,将其化学性质转化为数字符号,再通过引入有机化学、电化学、材料工程技术方面的大量关联性质,构建了数据库,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学习、分子推荐和预测,最终成功设计出了最佳锂载体分子CF3SO2Li(三氟甲基亚磺酸锂)。

该团队称,这是当前全球从未披露过的锂载体分子,意味着我们在电池新材料领域又有重大突破。

该团队负责人高悦称,该锂载体分子已经通过了实验验证,只要将这种载体注入即将报废的锂电池中,充电数小后,这些电池就能恢复到初始状态(96%),循环充放电次数从原来的500~2000圈即可提升到了12000~60000圈。

这就相当厉害了,之前动力电池循环2000圈的时候都有6~8的使用寿命,如果再用上这个技术30~100年不是梦,并且不用破坏原来的电池结构。

修复成本方面,该团队负责人表示,预计成本不会占电池总成本的十分之一,打个比方5万块钱的电池包,修复费用大概只需4000~5000块钱,如果大规模商用,成本可能会更低。

当然,这个技术不只是用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还有电池储能、光储一体化都有广泛的前景。同时这个技术,还给今后的动力电池提供了新思路,比如用这个新材料制造出更具性价比的新型动力电池。

据悉,目前该团队正在与顶尖电池制造商合作,争取将该技术转化为商品或产品,助力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引领性发展。

33 阅读:3385
评论列表
  • 2025-02-15 18:26

    真的就不得了啊[点赞]

  • 2025-02-15 12:05

    太牛了!!

  • 2025-02-15 16:19

    每个电池上扎一个眼儿,密封性就要下来了吧,这不就更容易火了吗。

    We 回复:
    如果这技术能成功,电池以后要改标准了,电池包都留个充锂口
  • 2025-02-15 12:38

    老头乐上面那种大锂电池应该可以用。类似特斯拉用的几千节小电池组成的电池包怎么打,每个小电池上挨个打一针?

  • 2025-02-15 15:53

    把锂在红牛里面泡一下就造出来半个分子了😱

  • 2025-02-16 07:43

    这种技术前途无量。

  • 2025-02-16 07:01

    什么时候可以应用

  • 2025-02-16 11:03

    动了谁的蛋糕,看看铅电池越来越不耐用,就对了

  • 2025-02-15 12:04

    我不做电池 我是分子的搬运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祝复旦早日成功 也希望科学家们能尽快解决锂电池易燃的缺陷

  • 2025-02-17 14:33

    相当于又发现大量的锂矿

  • 2025-02-17 22:03

    电车崛起啦?

  • 2025-02-18 13:21

    这要是能大规模应用,那确实厉害了。别说96%,能达80%都是高价值的技术了。

科技大白话细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