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调山东当司令,为何不愿指挥罗荣桓?毛主席下狠心连换三将

青史佐酒 2024-01-14 17:09:58

1939年夏秋,山东八路军遭遇了一场严重危机。

为了打击鲁中的抗日力量,日军2万余人在植田大将的指挥下,兵分十路,合击沂蒙山区腹心地带。驻扎在莒县、沂水、蒙阴等地的国军部队畏敌如虎,不战而逃,致使日军扫荡的巨大压力都落在了八路军肩上。

在鲁中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时间短,新兵多,装备差,根本难以应付日军正规部队的大规模进攻,只能凭借沂蒙山区的险峻地势被动游击。紧要关头,幸好徐向前奉命前往山东主持军事,及时赶到了前线,而罗荣桓又率领115师主力从旁策应,这才使得部队转危为安。

鲁中反扫荡之后,毛主席更为忧虑山东战局,认为在缺乏友军支持的情况下,八路军必须自力更生,迅速发展力量撑起敌后抗战。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毛主席下令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由徐向前担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全部八路军部队。

但奇怪的是,走马上任的徐向前却并未严格执行这项命令。作为全面主持山东军事的最高统帅,徐向前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山东纵队,却对同样身处山东的罗荣桓115师几乎 “一令不发”。

徐向前为何要厚此薄彼,有意“冷落”115师?从第一纵队成立,到山东八路军真正合并编制,又为何拖延了整整4年时间?在部队合编前,徐向前又为何突然调离山东,最终由罗荣桓接替指挥?

一、山东多名将,毛主席却执意让徐向前“救场”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一直是毛主席在军事上的一块心病。

抗战爆发后,日本占领平津,并迅即沿津浦路南下,直逼山东。临战之际,主政山东的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渠恐惧日军威势,竟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逃,致使山东全境落入敌手。

作为联结华北、华中、东北的枢纽,山东是毛主席抗日全局战略中关键的一环。然而八路军还未来得及扎根山东,韩复渠就将齐鲁土地拱手让人,使其沦为日军掠夺资源、集结兵员的重要战略基地。

在日军的严密布防下,山东境内的日伪军总数一度超过10万余人,据点更是高达1000多个,俨然是一只无缝可钻的铁桶。但为了挽救抗日大局,毛主席还是决心排除万难,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沿海到内陆积极牵制和削弱日军主力的机动兵力。

毛主席对于山东的战略布局,通俗来讲就是“双管齐下”:一面派出张经武、黎玉等精英干部秘密入鲁,策划地方起义,组建本土游击队;一面让陈光、罗荣桓、肖华率领一部分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在毛主席倾注心血的经营下,八路军在山东的抗日力量初步成型:

一、由原地方起义武装为基础,改编为八路军的山东纵队,由张经武任纵队指挥,黎玉任政委,辖八个支队,活跃在鲁中、鲁南及胶东地区,兵力约40000余人

二、由115师343旅、129师津浦支队为基础,组成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控制着津南、鲁西北的十五个县份,兵力共20000余人

三、115师师部及685团,由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1939年春进入鲁西平原,与湖西地方武装合编为苏鲁豫抗日支队,战斗在泰西、运西地区,兵力约8000人。

内外结合,三足鼎立,山东的抗日大局很快就有星火燎原之势。但部队越来越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无论是游击队为主的山东纵队,还是八路军陈光部、肖华部,大部分时间都是各自为战,说好听点是配合作战,说不好听点就是一盘散沙。

抗战前期日军攻势迅猛,分散兵力可以保存实力,牵制更多的敌人。但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后方兵力空虚,并将作战重心转移到对地方 “扫荡”上,这时如果八路军还不能集中兵力,不仅贻误战机,而且将面临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毛主席认为要解决山东的问题,根本在于挑选一员统帅,全面负责山东军事,统一指挥八路军部队。但这个人选的要求又极为严苛,不仅要综合能力出众,还必须德高望重,让各方都信服。

山东诸将中,张经武资历浅,肖华太年轻,都压不住台面;陈光虽然会打仗,但性子太烈,缺乏协调各方的魄力和手段;唯一合适的恐怕只有罗荣桓,但因为他长期从事政工工作,突然拉到指挥岗位恐怕也难以服众。

说来说去,山东名将不少,但单拎出来都是各有各的问题。怎么办?毛主席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动用一张王牌—徐向前。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对于徐向前的使用原则就是“大用”。虽然名义上只担任129师的副师长,但实际长期作为“一把手”独当一面。自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徐向前就开始脱离129师主力,独领一部开辟晋东南根据地。1938年,又率领129师和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南部,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

毛主席非常清楚徐向前的能力,所以从不将他局限在129师的指挥体系内,而是放任徐向前独自领兵。而事实证明徐向前无论到哪,都能迅速打开局面,所部所创造的战绩,更是毫不逊色于八路军其他主力。

所以山东需要定海神针,毛主席首先想到还是徐向前。

二、徐向前的选择很高明,但也无奈

徐向前去山东,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题:三支主力部队各占一边,自己该去哪边落脚?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答案却是唯一的。

徐向前出发并非孤身一人,而是带了从八路军总部、129师、抗大一分校挑选的160多名干部,其中就包括王建安、罗舜初、谢有法等人,清一色的骁勇战将。

山东八路军中,陈光部、肖华部人数虽然少,但都是老红军的底子,指挥班子、战斗骨干都配备完整,战斗力充实,自然不用操心。反而是人数最少的山东纵队,不仅缺干部,而且军事压力最大,所以徐向前到山东的第一要务,就是迅速帮助山东纵队统一建制,健全领导机构,并应对日军发动的“大扫荡”。

不得不说,论练兵、打仗、建设根据地的综合能力,八路军中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徐向前。自从他到山东纵队后,迅速拉起部队的主力框架,并配合各地游击队、自卫团,内外线协同作战,重点袭击日军的交通线和薄弱环节,切断其后勤供应,拖得敌人精疲力竭,损失惨重,兵员、粮食无继,终于被迫结束“扫荡”,收兵回巢。

徐向前的成功,让毛主席大为赞赏,所以紧接着就成立了第一纵队,让他指挥全部八路军。并组成由徐向前、朱瑞、罗荣桓、黎玉、张经武、陈光、彭雪枫、郭洪涛为核心的一套班子,全面负责山东事务。

徐向前出马,无人不服。这位黄埔一期的大师兄、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129师的副师长,无论是能力、威望还是人脉,都足以服众。当《大众日报》上刊登徐向前的就职通电后,国军统帅部一直把山东八路军称为“徐向前部”。就连日军内部的战略地图上,也将山东八路军明确标注为“徐向前集团”。

山东八路军,对外终于有了一个“统称”。但实际上,情况却好像又与外界相传的完全不符。这也正是前面所说的,徐向前作为山东的最高统帅,却只指挥了山东纵队,对于陈光、罗荣桓、肖华三位,几乎没有下达过任何实质性的命令。

对此,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倒是特别有过一段解释:

“有些部队,如陈光部、杨得志部、肖华部等,均独当一面,距离我们较远,又能同总部直接联系,因而相对保持其独立性,也是不奇怪的。我和朱瑞同志的领导重心,放在山东纵队。”

这里徐向前其实就点出了山东的一个核心问题:每支部队都不同程度受到八路军总部的直接指挥,而内部之间又距离过远,沟通困难。

联络不畅、令出多门都是军事上最忌讳的事情,但在战争年代,这些问题又普遍存在的。包括后来解放战争时期的青树坪、抗美援朝时期的180师,都是因为总指挥部、师、团各级命令不一致造成的误会,导致军事上出现差错。

正是基于这种客观事实,徐向前最终选择了宽松的指挥风格,给予各部队充分的自主指挥权,让陈光、罗荣桓、肖华在敌后灵活机动应敌,不受限制。这正是徐向前的一大优势,他充分相信自己的同志,不独断,知人善用。

不过,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原因,徐向前其实还委婉提到过一点:

“在山东的工作中,领导层里基本上是团结的,也有些矛盾,但尚未发展到影响工作的地步。”

这句话什么意思?指挥体制出现了问题。一套指挥班子,很难指挥三支来源不同、体系不同、人员构成不同的部队。山东八路军的成分非常复杂,游击队和正规军有区别、115师和129师有区别,更别提追溯到红一、二、四方面军时期。

几支部队各有各的司令员、政委,平时都是坐镇一方,风格各异、打法各异,也很少有机会能够坐到一个指挥所里谈论战略战术。徐向前威望高,但毕竟独木难成舟,打起仗来谁主攻谁助攻?谁攻坚谁阻击?两支部队合作打仗,哪边说的算?这里有军事问题,但也有人情世故。

徐向前性格内敛,寡言少语,指挥风格不像彭德怀那般强硬,有拍桌训将的霸气;也不像贺龙义字当头,乐交四方朋友,他与同事、下属尤其是别的系统的将领私交不是很多。所以与其花大心思去组织协调,徐向前更愿意把精力花费在指挥作战上,想着尽快把山东部队的战斗力提上来,扭转抗日战局,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然,徐向前也为几支部队的融合做出了巨大努力。比如山东纵队和115师,就是出了名的兄弟部队。

115师战斗骨干多,徐向前就调了2000多人到山东纵队,充实骨干。山东纵队的干部熟悉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就从中抽调了一些去115师,包括后来115师作战任务紧张,缺乏兵员,山东纵队更是一次性拨给了他们30000万余人枪。

在徐向前的主导下,山东部队发展迅猛。短短一年时间,在日军反复扫荡、围攻之下,山东八路军规模不降反增,从8万余人增加到1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军民从1938年下半年至1940年上半年,共进行大小战斗2000余次,消灭日伪军4万余人。

对于山东的辉煌战果,毛主席也是大为赞扬:

“山东工作在同志们艰苦创造中,已获得巨大成绩。

但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意外发生了。徐向前在延安参加七大期间,被战马踢到左腿上,直接导致胫骨骨折,在医院病床上躺了半年多。

徐向前无法返回,这一下,山东又乱了。

三、毛主席力排众议,罗荣桓盘活山东

徐向前离开后,朱瑞作为八路军一纵队的政委,实际成为山东八路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但朱瑞的处事风格,又和徐向前截然相反。

朱瑞能力强,资历出众,性格也非常突出。他曾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后又在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回国后虽一直从事政工工作,但身上书生气很浓,对人情世故并不擅长,对于统领全局的作战指挥工作实际上是无法胜任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对老部队山东纵队经常表扬,对不太熟悉的115师却经常提意见。在1940年的一次大会上,他就曾公开批评:

“115师除了卫生搞得好,其他什么也不是”

115师的代师长陈光,也是军中出了名的火爆脾气,在朱瑞批评几次115师后,竟当众拍桌顶牛,两人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最后也是谁也不服谁。

眼见事情陷入僵局,罗荣桓为了大局着想,直接向毛主席写信辞职,并请求由朱瑞直接负责115师的工作,务必使两支部队上下一心。毛主席知道问题所在,但鉴于当时山东战局形势紧张,人事方面不宜有大变动,只好先安抚罗荣桓,让他安心指挥115师,不要被其他事情影响。

在徐向前之后,山东必须有一个人主持大局。

1943年,在抗日战争形势逐渐进入缓和阶段后,毛主席便开始了雷霆手段。朱瑞、陈光都被调往延安学习,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军区,统辖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全部武装力量,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萧华任政治部主任。

毛主席不变则已,一变就是连换两将,包括让徐向前病好后留在延安,实际是换了三将。而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让罗荣桓独立撑起山东战局,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完成对山东部队的整合。

很快,115师和原山东军区所属各旅、各支队番号全部撤销,部队统一整编为13个主力团,加上各地方武装,山东部队共计10万余人。

罗荣桓一面整编部队,一面采取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扫荡"、"蚕食",让山东地区的各项工作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山东地区的正规部队已经达到了27万,占我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地方武装也发展到了50多万人,革命的群众更是多达2700多万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根据地。

毛主席评价山东成就时,说一句话:

“只用了一个罗荣桓,全局都活了!”

如果说徐向前让山东战局转危为安,那罗荣桓则是让山东军区一跃成为全军战力的尖端。两大元帅联合,创造一个军事上的奇迹。对于罗荣桓,徐向前也是惺惺相惜,曾说:

“罗荣桓同志长期跟毛主席在一起,对毛泽东建军和作战思想体会很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他带的部队素质好,战斗力也强。”

而对于徐向前,罗荣桓也是钦佩有加。建国后,徐向前因为身体原因,请求辞去所兼的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一职,司令员聂荣臻与毛主席都表示同意,但担任总干部部长的罗荣桓却建议保留徐向前的职务,理由是:

“徐向前同志的兼职虽然因健康属于挂名,但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本身就是对华北军区工作的一种加强。”

罗荣桓原则性很强,在人事建议方面更是公平、公正,全然没有一点私心。而他对徐向前能力和威望一直都是充分肯定,从未有过任何质疑。

1963年12月,罗荣桓在北京逝世。徐向前悲痛之余,写下了一首缅怀故友的长诗:

相识近卅载,战友亦良师。建军正多赖,噩耗竟早传。国际风云紧,敌寇常肆虐。国家失栋梁,全军悲难绝。何以慰英灵,奋力承大业。

1 阅读: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