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亏了钱为什么迟迟不卖,人性的弱点还是投资的智慧?

风一样自在 2025-02-09 13:52:39

在股市中,有一种现象让无数投资者又爱又恨,

“赚一点就跑,亏了却不卖”,

这种行为看似矛盾,却是许多散户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在盈利时急于落袋为安,而在亏损时却选择“躺平”,甚至越套越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股市人性”。

一、赚一点就跑:恐惧与贪婪的博弈

当你买入一只股票后,股价开始上涨,账户里的数字不断跳动,心情也随之雀跃。然而,当盈利达到10%或20%时,很多人会开始坐立不安,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卖?万一跌回去怎么办?”

于是,“落袋为安”的想法占据了上风,你果断卖出,赚了一笔“小钱”。

这种行为背后,其实是恐惧与贪婪的博弈。

贪婪让你希望赚更多,但恐惧却让你害怕失去已经到手的利润。最终,恐惧战胜了贪婪,你选择了“见好就收”。

然而,股市中有一句老话:“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你赚了一点就跑,往往错失了更大的上涨空间。

二、亏了却不卖:心理账户的陷阱

与“赚一点就跑”相反,当股票下跌时,很多人却选择“硬扛”,明明已经亏损20%、30%,甚至更多,却依然不愿意卖出。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心理账户**的陷阱。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将不同的资金归类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当你买入一只股票后,这笔钱就被归类为“投资账户”。

如果股票下跌,你会觉得这只是“账面亏损”,只要不卖出,就不算真正的亏损。于是,你选择“躺平”,甚至不断加仓,试图摊低成本。

然而,市场并不会因为你的“坚持”而改变方向,最终,你可能越套越深,甚至面临“割肉”的痛苦。

三、时间越长,套得越深:沉没成本的误区

在股市中,时间并不总是朋友。当你亏损时,时间越长,套得越深,这种现象背后是**沉没成本**的误区。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在股市中,很多人会因为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而不愿意承认错误,选择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

四、如何击破这种“人性弱点”?

既然“赚一点就跑,亏了却不卖”是人类的共性,那么如何打破这种“人性弱点”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制定明确的交易计划:在买入股票前,设定好**止损点**和**止盈点**。

当股价达到止损点时,果断卖出;当股价达到止盈点时,逐步减仓,而不是一次性清仓。

2. 克服心理账户的影响,

3. 学会分散投资,

4. 保持冷静,理性决策,

“赚一点就跑,亏了却不卖”是股市中常见的人性弱点,

股市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投资者。

股市盈亏皆常态,

唯有理性,方能长久,

愿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在股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智慧!

0 阅读:0

风一样自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